滬港聯合公布業績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3.8%

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01.HK),欣然宣佈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年內,受鋼鐵平均價格下跌影響,該集團年內收入由約2,303.2百萬港元減少至約2,111.8百萬港元,同比減少8.3%。毛利由約384.1百萬港元減少至約347.2百萬港元,惟毛利率僅錄得輕微下跌,由16.7%減少至16.4%。毛利率下降反映了價格下行對該集團的影響。受惠於嚴謹的成本控制措施、財務成本的降低,年內該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達約89.6百萬港元,同比增長13.8%。  

在宏觀經濟反覆波動以及結構性轉變的情況下,該集團仍致力專注營運管理,並於年內按既定策略執行業務計劃。在鋼鐵分銷業務方面,該集團繼續以行之有效的採購機制,減輕鋼材價格波動對其的財務影響。同時,該集團的鋼鐵加工增值業務於年內的生產量亦創下歷史新高。在上海方面,該集團的在地團隊在面對多變的市場環境底下,依然維持著理想的物業出租率與穩定的租金收入。鑒於業績持續穩健董事會建議派發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5港仙。連同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8港仙,全年派息金額達每股普通股3.3港仙,派息比率為23.5%。

分銷及加工業務收入同比減少約9.0%

隨著經營環境不確定性持續增加,該集團看到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的需要,以在市場增速減慢以及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維持業務增長。就其鋼鐵分銷及加工業務而言,儘管其總交付量按年僅輕微下跌4.9%,但集團的場外預製解決方案仍大受市場歡迎,公私營項目採用率均有所提升,令該業務的交付量錄得同比增長約9.3%。加上行之有效的採購策略、規模效應持續擴大,以及增值型的加工業務收入貢獻提升等因素,使該集團鋼材分銷及加工業務於年內得以維持穩定的毛利率水平。

因此,該業務分部於年內交出了穩健的業績表現,但礙於鋼鐵平均價格下跌,該業務分部的收入由約1,879.5百萬港元減少至約1,710.6百萬港元,同比減少約9.0%。加上年內未有產生有償契約之撥備回撥(2023/24財政年度︰約24.4百萬港元),以及去年交付了毛利較高的合約導致產生高基數效應,該業務分部的除所得稅前溢利在財務成本有所減少的情況下,由約116.0百萬港元減少至約104.3百萬港元。

建築材料分銷業務收入減少約6.3%

另一方面,儘管政府推出一系列的刺激措施,但該集團的建築材料分銷業務仍面對著消費情緒疲弱,項目動工進度放緩等問題。由於該集團產品的新裝、更換及翻新上的需求減少,該業務分部收入按年減少約6.3%至約319.1百萬港元(2023/24財政年度︰340.4百萬港元),除所得稅前溢利亦減少至約24.9百萬港元(2023/24財政年度︰30.5百萬港元)。然而,該集團的產品組合仍受市場青睞,其智能化洗手間解決方案亦因應市場追求更高安全性、更佳的環境質量以及更高效的管理而廣受市場歡迎,可見於年內參與的華懋大廈、萬宜大廈和香港國際機場等項目。

房地產投資及基金運營業務方面,該集團亦積極調整租賃策略,為旗下物業針對特定行業需求而重新定位。舉例而言,中港匯•黃浦向醫療行業成功轉型,不僅吸引到一個主要租戶進駐並於物業內設立醫療創新中心。該標誌性項目亦帶動了其他醫療相關企業相繼進駐。配合靈活的租賃條款和針對性的行業支援等增值服務,該物業於年內得以錄得穩定的出租率和租金表現。整體而言,由於物業管理費收入年內錄得輕微減少,該業務分部收入同比輕微下跌1.3%至約82.1百萬港元(2023/24財政年度︰約83.2百萬港元)。若撇除按權益法之投資的應佔虧損和投資物業的公允價值虧損,該業務分部年內錄得除所得稅前溢利約32.7百萬港元,去年度為約25.5百萬港元。

資產負債比率減至48.5%

隨著集團財務表現有所改善,該集團亦趁機改善其財務狀況,為未來業績奠下良好基礎。於二零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該集團之現金及現金等值及已抵押銀行存款由約147.1百萬港元增加至約179.7百萬港元;該集團亦運用現金盈餘償還若干利率相對較高的短期銀行借貸,年內財務費用因而同比大幅減少21.6%至72.3百萬港元。資產負債比率亦因此由去年同期的54.2%減至48.5%。

為應對成本壓力並保障整體利潤,該集團將繼續推行嚴謹的成本控制措施,並維持財務靈活性,以應對潛在市場波動。該集團正積極轉型成為建築產業中能為各方創造價值的重要合作夥伴:透過提供涵蓋材料、服務及智能技術的一站式方案,助力業界打造一個更靈活、更安全且更具可持續性的建築環境。這一轉型相信可加強集團與客戶之間的信任,藉此提升客戶忠誠度,長遠更能改善建築業價值鏈中既有的協調和運營效率問題,為多方帶來協同效應及成本效益。

繼續拓展鋼筋切割及彎曲服務

滬港聯合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姚祖輝表示:「未來,我們將繼續聚焦自身優勢,專注技術創新和價值創造,以鞏固現有業務優勢。隨著香港政府將新質生產力列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我們亦看到建築業界仍有進一步的整合和效率提升空間。我們一方面將繼續拓展我們的鋼筋切割及彎曲服務,同時亦將尋找其他機會,致力為建築業價值鏈中的各持份者提供更多增值解決方案,例如能夠實現即時數據存取、具備端到端溯源能力、能推動多方高效溝通和協調的一站式系統服務。」

「這一改變將使我們有更好的準備與未來政策方向接軌,使我們能妥善把握北部都會區此等即將到來的市場機遇,為其提供最新的產品和服務。我們也將密切關注新興技術以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益,同時亦將實施審慎的成本控制措施以確保財務穩定性,為未來的可持續表現奠定基礎。」

相關資訊

經絡:九月份樓花按揭大增1.8倍創逾5年半新高

根據經絡按揭轉介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九月份現樓按揭宗數為6,171宗,較八月份的6,808宗減少637宗(9.4%);而該月的樓花按揭宗數為1,070宗,較八月份的379宗大增691宗(182.3%),創逾5年半(68個月)新高。對比去年同期,2025年九月份現樓按揭宗數比2024年同期3,943宗增加2,228宗(56.5%);樓花按揭宗數比2024年同期568宗增加502宗(88.4%)。

世邦獲獨家代理出售銅鑼灣嘉柏大廈 2 樓至 6 樓停車場

世邦魏理仕獲業主委任為獨家代理,現以私人協商形式出售位於香港銅鑼灣禮頓道36號嘉柏大廈二樓至六樓的停車場部分。此項罕有放售之物業共設有172個車位,為區內少見的大型停車場項目,極具投資潛力與長線收租價值。嘉柏大廈位於銅鑼灣核心地段,距離多個主要商圈僅需數分鐘步程——時代廣場及利園均在三分鐘步程以內,地理位置極為優越。

中銀香港支持人民幣業務及離岸市場新舉措

中銀香港歡迎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匯管理局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共同推出跨境債券回購業務,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的人民幣業務資金安排。中銀香港副總裁王化斌表示:跨境回購是中國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令國際境外投資者可直接或通過互聯互通基建進入更具深度和廣度的回購市場,為其進行流動性管理提供更多選擇和渠道。此舉措將為吸引更廣泛的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更強大的助力,同時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債券成為香港及全球市場廣泛接受的合資格抵押品。

聖佳香港2025秋拍匯聚珍稀瑰寶明式家具

聖佳香港(Sungari Hong Kong) 去年11月首次於香港舉槌,精心策劃的三個專場成績斐然。今秋承接去年佳績,聖佳香港即將舉行第二次拍賣,繼續以「量少而精」的策略呈獻中國美學之雋永,拍賣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為中國藝術品拍場,拍賣日期為10月7至8日,預展將於10月4日至6日在聖佳(香港)藝術空間舉行,最為矚目是清乾隆貢御青花折枝花果巴洛克式六方大尊(估價:HK$ 6,500,000 -9,000,000)歡迎公眾參觀。

「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3000萬以上豪宅成交料升至1600宗

今日(17日)公布的施政報告中,與樓市最直接關係的,要數放寬「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置業門檻。截至今年8月31日,「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1963宗,預計可為香港帶來的投資金額逾580億港元。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稱,是次將購入住宅投資門檻由5000萬降至3000萬元,雖然入額1000萬元不變,但門檻降低,可刺激3000萬元以上豪宅物業成交。陳永傑指受惠於優化投資移民政策,今年3000萬元以上成交可達1600宗,創五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