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咸永道香港: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

隨著A股上市公司赴港熱潮、香港市場流動性提升,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需求日增,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顯著回暖,集資活動活躍。中國政府持續推出扶持企業的政策,香港交易所(港交所)亦同步推行多項措施吸引企業來港上市。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為近十年來同期第二高,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資額。

回顧2025年上半年,香港共有44家新股上市,包括42家在主板上市、1家GEM轉至主板(沒有集資)公司及1家De-SPAC,較2024上半年上升47%,主板新股以零售、消費品及服務(34%)爲主,其次為工業及材料與醫療和醫藥(各佔23%)。

預期利好市場氣氛將延續

展望下半年,一向為香港IPO旺季,預期利好市場氣氛將延續。目前,已經遞交申請在香港上市的企業超過200家,涵蓋的企業來自不同行業,包括製造業、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等傳統行業,也有來自生物科技、醫療和醫藥、人工智能、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等新經濟行業。大型A股龍頭企業、中概股及海外企業亦積極赴港集資。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合夥人梁令欣表示:「儘管地緣政治及貿易關稅等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香港銀行體系結餘高企顯示市場資金充裕,為企業上市及集資提供有利條件。隨著資金持續流入,香港IPO市場展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成為中國企業拓展業務與籌集資金的重要平台。不少已於A股上市的大型企業,以及有一些企業計劃分拆中國業務來港上市。這不僅體現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更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全球資本市場的地位。展望未來,市場充滿機遇,隨著政策支持和流動性充足,我們預計今年的新股市場將迎來近四年來最活躍的募資潮。」

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量增至 73 家

港交所於2025年5月推出『科企專線』,為特專科技和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上市前指引,有效協助企業籌備上市。這項創新舉措有助強化香港資本市場的創新企業生態,並提升其作為創新企業上市首選地的吸引力。生物技術與製藥產業受益顯著,截至 2024年12月,港交所在第 18C 章下有3家特專科技公司,在第 18A 章下則有 67 家生物科技公司,到 2025 年 6 月,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量增至 73 家。人工智能、資訊科技和電信產業是另一個主要的成長領域。長期來看,創新醫療保健和科技公司的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科企專線』聚焦早期成長企業,從而補充其在成熟產業的現有優勢。

羅兵咸永道對香港 IPO 市場持積極樂觀態度,展望IPO市場於2025年下半年可繼續保持升勢,預測2025全年將有90至100家企業於香港上市,籌資金額可望超過2,000億港元。資訊科技及電信服務、醫療和醫藥、以及零售、消費品及服務相關的行業板塊將會是市場焦點 。

預IPO集資額為2,000至2,200億港元

羅兵咸永道香港資本市場服務主管合夥人黃金錢表示:「監管機構針對上市條例進行多項修訂,提供更有利於不同企業上市的舉措,優化審批流程,提升上市透明度與效率,吸引更多企業赴港。近期新股表現亮麗,進一步提升了投資者信心;整體資金流動性改善、估值水平回升,吸引更多企業透過香港資本市場上市集資,展現出香港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健發展。A +H股上市已經成為新趨勢,企業透過兩地上市,可充分利用兩地上市平台接觸不同投資者,滿足企業需求。我們預測IPO集資額為2,000至2,200億港元,香港有望重奪IPO集資額全球第一。明年新股市場亦有望在多家大型新股上市的推動下持續活躍。」

2025年上半年,A股IPO市場共有51家企業成功完成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累計集資金額突破373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IPO數量增長16%,集資金額亦上升15%,上述積極態勢反映了監管機構在政策的支持以及監管效率的優化。

硬科技領域與新質生產力的IPO中佔比上升

從行業分佈來看,硬科技領域與新質生產力相關企業在2025年上半年的IPO中佔比有所提升,這一現象顯示了中國經濟在科技層面的迅猛發展以及產業升級的持續推進。就板塊分佈而言,創業板以20家新股上市在數量上領先,而上海主板則以14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規模在集資金額方面表現突出。與此同時,科創板、深交所主板以及北交所均展現出各自鮮明的特色,共同構建起A股市場豐富多元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在2025年上半年成為IPO申報與輔導備案的主力軍,這一現象與其明確的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以及所享受的政策支持密切相關。儘管北交所的IPO數量較前期有所減少,其平均募資金額呈現上升趨勢,這一變化也表明了北交所對於優質創新中小企業的吸引力正在穩步增強。

隨著相關政策的調整,尤其是明確允許未盈利科技企業上市等措施的出台,預計A股IPO市場或將逐步邁向穩定發展的新常態,為實體經濟的高品質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關資訊

「三省金幣」正式進軍香港市場

貴金屬投資與收藏錢幣品牌三省金幣,正式宣佈其進軍香港的策略,並於年內迅速拓展至三間門店。繼今年成功啟用尖沙咀的旗艦店及中環門店暨展廳後,全新銅鑼灣門店已於10月隆重開幕。同時集團創立的永銀錢幣博物館,涵蓋中華金幣三千年歷史中上萬件珍貴錢幣藏品,特別是「中國熊貓金幣至尊大全套」為代表,其珍貴程度體現於收藏了共計44年、9個規格、302枚金幣的完整收藏,彰顯了永銀集團在錢幣文化領域的專業權威與深遠影響力。

博楓資管聯同建華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收購香港工業物業

投資機構博楓資產管理公司(博楓資管)與香港建華集團旗下的毛利資本(Māori Capital)聯合宣佈成立合營公司。合營公司已從太古地產收購位於香港青衣清甜街4至6號的工業物業(「青衣工業物業項目」),將用以發展現代化冷鏈倉儲旗艦設施。總部位於紐約的博楓資管旗下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而毛利資本則為香港最大新鮮食品零售商及街市營運商建華集團旗下專職投資的公司。

安聯投資:阻力最小的路徑再次「保險式減息」

經過九個月的停頓後,聯儲局在九月重啟減息週期,主席鮑威爾將此舉形容為一次「風險管理式減息」,在通脹仍然高企的情況下,將政策從溫和限制性的水平放寬,以減輕勞動市場潛在的下行風險。在10月14日於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會議的最新演說中,鮑威爾指出,自九月會議以來經濟前景變化不大,但同時強調了就業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在此背景下,安聯預期決策者將遵循阻力最小的路徑,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再度減息25個基點。

 AIA調查:72%受訪者退休儲備不足

友邦香港 (AIA) 最新發表的「AIA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顯示,受訪者期望的退休年齡平均為62.2歲,理想退休儲備金為329.4萬港元(中位數)。72%受訪者的退休儲備不足,平均需延遲12.8年才能退休。另外,近六成受訪者未有明確的退休儲蓄計劃,反映儘管受訪者普遍意識到退休後的財務壓力,仍未有「超前部署」以規劃理想退休生活。

PAObank客戶存款總額第三季突破80億

PAO Bank Limited(簡稱「PAObank」)開業5周年,個人銀行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為客戶帶來更豐富的金融產品,積極打造PAObank為好用的數字銀行。受惠於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加上提供具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回饋客戶,帶動2025年第三季客戶存款總額錄得顯著增長,截至2025年9月26日,存款總額逾80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51%,達9,062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