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漢公益項目:運動育品格,啟迪人生

香港慈善家張永漢創辦的張永漢慈善基金會,與香港成長希望基金會聯合發起的「益動未來‧益童成長」體育公益項目,於2024年啟動以來,已資助近200名基層兒童免費參與游泳和劍擊課程。為擴大精神啟發與陪伴的範圍,計劃同步開展了「系列分享講座」,預計將定期走進校園,邀請運動員嘉賓與學生近距離交流。透過榜樣的真實經歷,協助學生理解如何面對困境、持續堅持、培養抗壓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逐步建立在社會中立足所需的關鍵軟實力,從而邁向更豐富、更精彩的人生。

首場分享會匯聚慈善家與體壇名將

系列首場分享會早前在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舉行。計劃發起人、慈善企業家張永漢,連同前香港游泳健將、知名藝人方力申,以及前香港劍擊運動員張小倫親臨現場,與師生互動交流。三位嘉賓從各自的成功經驗與運動生涯出發,分享了如何在訓練中磨練意志、在挑戰中堅持自我,並鼓勵孩子們勇敢嘗試、積極參與運動,從中培養堅毅不拔的精神與開闊眼界。

張永漢慈善基金會透露,「益動未來‧益童成長」計劃旨在為7至11歲的基層家庭兒童提供免費的游泳及劍擊培訓,預計在五年內投入250萬港元,資助約1000名學童參與此公益課程。而2024年開始的首階段,有100人參加由方力申創辦的一瀧游泳有限公司提供的游泳課程,另有100人參與由張小倫擔任技術總監的LEHK 劍舍提供的劍擊課程。截至目前,參與學生的反饋良好,進步顯著,投入程度持續提高。

張永漢:以運動塑造品格,共築成長

張永漢慈善基金會創辦人張永漢在分享會上闡述,運動不僅促進身體健康,更能對孩子的心靈產生深遠影響。他表示:「我希望透過這項計劃資助基層兒童參與游泳或劍擊,並舉辦系列校園講座,讓他們不只學會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堅毅、專注和克服困難的能力。這些品格與積極心態的養成,將讓他們終身受益。」他解釋選擇游泳與劍擊的原因:游泳是所有孩子都應掌握的基礎技能;而劍擊對專注力與心理素質的高要求,能有效鍛鍊孩子的意志力。此外,這兩項運動近年在香港國際賽場表現卓越,具有標誌性意義。

談及創業經歷,張永漢認為創業精神與運動精神本質共通,都要求在挑戰與競爭中堅持不懈。他以創業圈廣傳的「九敗一勝」來形容創業的艱辛,這與運動員透過反覆訓練、從失敗中累積經驗的過程如出一轍。他特別提到好友、Lululemon 創辦人Chip Wilson,這位前加拿大游泳運動員正是憑藉運動生涯鍛鍊出的堅持與自律,成功創建了全球品牌。

成長希望基金會的使命與張永漢慈善基金會的願景高度契合。前者長期致力於為基層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教育和活動資源,培育他們身心靈全面發展,幫助他們發掘潛能,追尋理想。這種理念與張永漢倡導的「在運動中塑造堅毅精神」形成公益合力,共同推動基層兒童的健康發展。

方力申與張小倫:榜樣的力量

作為香港泳壇和劍擊界的代表人物,方力申和張小倫以自身經歷與學生分享運動對人生的重塑作用。方力申強調,游泳不僅是競技項目,更是一場心靈的修煉,能培養孩子的心理素質、耐心和韌性。他指出,學習游泳透過反覆練習和直面挑戰的過程,幫助孩子學會設定目標與持續不懈。這些精神層面的收穫,比比賽名次更有價值,將對他們未來應對人生中的各種困難發揮關鍵作用。他續說:「運動的價值並非僅僅追求第一名,而是在挑戰自我的過程中不斷進步,這種成就感能讓孩子真正理解努力的意義,並從中獲得持久的動力。」

張小倫則分享了自己從200多磅的體重到成為專業劍擊運動員的勵志歷程,用親身故事展示堅持的力量。他坦言:「劍擊本身就是在反復練習中打磨技能,在不斷失敗中學會復盤的運動。」張小倫特別想告訴小朋友:「失敗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在劍擊場上,我學會了在壓力下快速思考,在挫折中調整心態,而真正的成長往往藏在最艱難的時刻裡。」他認為劍擊的學習過程能幫助孩子建立團隊精神和自信,培養勇於嘗試和持之以恆的精神。

學校與社區合力,創建全人發展平台

作為系列分享會的首場,活動選擇在近年在籃球、排球、手球等學界賽事中表現突出的仁愛堂陳黃淑芳紀念中學舉行。劉碧珊校長在分享會中強調,學校將體育視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希望學生透過運動培養終身受用的技能與品格。因此,學校長期投入體育資源,並積極參與本計劃,讓學生接觸游泳與劍擊等熱門運動,為基層學生創造了寶貴機會。

「益動未來‧益童成長」體育公益項目不僅為千名基層兒童提供專業運動訓練體驗,更希望透過定期舉辦的校園分享會,在精神層面為更多兒童帶來啟發,踐行「面對挑戰,傳遞積極力量,推動全港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核心理念。這份影響力,源於持續的陪伴與榜樣的力量,也凝聚了社會各界對下一代的關懷。期望孩子們在多元的活動中,在一次次堅持與挑戰中激發潛能,找到自我成長的動力,邁出實現夢想的第一步。

相關資訊

KLN推動利比亞井口平台A工業項目邁向竣工

KLN Logistics Group Limited(「KLN」0636.HK)旗下的專業團隊KLN Project今日(20日)宣佈,其於利比亞Bahr Essalam海域井口平台A(WHPA)工業項目取得重大進展。WHPA 平台旨在提升利比亞離岸基礎建設和支持歐洲能源供應,項目於2024年初啓動並預期於2027年竣工。該工業項目於2025年6月至7月期間達成重要里程碑,完成頂層結構、導管支架及生活設施等主要組件工程,標誌著20,000噸的天然氣生產平台正式進入後期建造階段。

港基榮獲職安健大獎  

港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港基)一向重視物業管理的職安健,在10月14日由職業安全健康局及勞工處主辦的「第二十四屆香港職業安全健康大獎分享會暨頒獎典禮」中取得驕人成績,包括「最佳酷熱天氣下職安健計劃(各行各業組別)」金獎、「最佳酷熱天氣下職安健計劃(中小型企業組)」銅獎,以及「安全表現大獎(各行各業組別)」傑出獎,充分體現港基在職安健領域的專業水平。

經絡:9月份新取用按保宗數增逾兩成

根據經絡按揭轉介研究部及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最新資料顯示,9月份新取用按揭保險計劃貸款宗數及金額為715宗及34.76億元,較8月份的584宗及27.75億元,宗數及金額分別增加131宗(22.4%)及7.01億元(25.3%),宗數及金額均創12個月新高;平均新取用按保貸款金額為486萬元,按月增加11萬元(2.3%),創5個月新高;另外,新取用按保個案中,一手物業佔比為41%,二手物業佔比為59%。

致同: 停牌超三個月上市公司數目按年升7.5%至86間

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針對香港上市公司面對欺詐指控及停牌的研究結果顯示,香港長期停牌公司的數目在連跌三年後回升。截至今年8月底止的一年內,停牌超過三個月的上市公司數目按年上升7.5%至86間,較去年的80間有所增加。此外,連續停牌超過18個月的公司數目連續三年減少至今年的3間(2024年:7間;2023年:15間)。

經絡:九月份樓花按揭大增1.8倍創逾5年半新高

根據經絡按揭轉介研究部及土地註冊處最新資料顯示,2025年九月份現樓按揭宗數為6,171宗,較八月份的6,808宗減少637宗(9.4%);而該月的樓花按揭宗數為1,070宗,較八月份的379宗大增691宗(182.3%),創逾5年半(68個月)新高。對比去年同期,2025年九月份現樓按揭宗數比2024年同期3,943宗增加2,228宗(56.5%);樓花按揭宗數比2024年同期568宗增加502宗(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