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內部智庫瑞信研究院(Credit Suisse Research Institute)和瑞銀聯合發布的《全球財富報告》指出,受美元兌多個貨幣升值影響,2022年全球財富自2008年以來首次錄得下降,但報告預計,全球財富將於未來五年增長38%,至2027年,全球財富總額將達到629萬億美元。
瑞信和瑞銀聯合發佈的第十四份《全球財富報告》。報告顯示,按現時名義美元計算,截至2022年底,私人淨財富減少11.3萬億美元(下跌2.4%),總額為454.4萬億美元。成年人均財富減少3,198 美元(下跌3.6%),人均為84,718美元。美元兌多個貨幣升值是導致財富減少的主要原因。相對而言,金融資產價值下跌對財富影響較大,而非金融資產(主要是房地產)則在利率迅速上升的情況下依然保持堅挺。
各地區和人口的財富變化情況
從地區來看,報告顯示全球財富減少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等較為富裕的地區。這些地區的財富合共減少了10.9萬億美元。亞太區財富減少了2.1萬億美元。而拉丁美洲則一枝獨秀,受助于當地貨幣兌美元平均6%的升值,財富總額增加了2.4萬億美元。
按國家劃分,2022年財富減少最嚴重的國家是美國,其次是日本、中國、加拿大和澳洲。至於財富增長最快的國家則為俄羅斯、墨西哥、印度和巴西。而以成年人的人均財富而言,瑞士繼續高居榜首,其次是美國、香港、澳洲和丹麥,但與2021年相比,財富平均值已大幅下降。至於財富中位數方面,比利時位居各市場之首,其次是澳洲、香港、新西蘭和丹麥。
從不同人口角度分析,美國和加拿大的X世代和千禧一代於2022年的財富狀況依然相對較好,但整體他們的財富仍然有減少。從不同族裔來看,2022年美國非西班牙裔白人的財富有所減少,而非裔美國人的財富大致沒有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相比之下,由於拉美裔美國人所持有的資產中,房屋所佔比例高於金融資產,這個族群的財富在2022年增長了9.5%。
財富差距收窄
財富總額減少的同時,2022年整體財富不平等程度亦有所下降,全球前1%的超富裕階層的財富比例下降至44.5%。2022年全球有5,940萬百萬富豪(以美元計算),人數較前一年減少了350萬。然而,這數字並不包括440萬位「通脹造就的百萬富豪」。如果根據2022年的通脹率而調整相關門檻,他們將無緣躋身百萬富豪之列。
在研究普通人財富狀況時,全球財富中位數可能是一項更有意義的指標。於2022年,全球財富中位數實際上提高了3%,但成年人的人均財富卻減少了3.6%。由於中國財富快速積累,全球的財富中位數在本世紀增長了五倍,速度接近成年人人均財富增長速度的兩倍。
中等收入市場成財富增長主要動力
報告預測,全球財富將於未來五年增長38%,總額更將於2027年達到629萬億美元。中等收入市場將成為引領全球財富增長趨勢的主要動力。據報告估計,到2027年,成年人的人均財富將達到110,270美元,全球將有8,600萬百萬富豪,超高淨值人士(UHNWI)數量或將增加至372,000人。
經濟學家及報告作者Anthony Shorrocks指出,高通脹加上美元兌多個貨幣升值是導致2022年財富減少的主要原因。如果匯率仍維持在2021年的水平,2022年全球財富總額則會增加3.4%,而成年人的人均財富將增加2.2%。但即使維持匯率不變,去年仍然是2008年以來財富增長最慢的一年。假設匯率不變,但計算通脹帶來的影響,2022年財富實際減少幅度將擴大至2.6%。大部分財富減少源於金融資產價值下跌,而非金融資產(主要是房地產)在利率迅速上升的情況下則依然保持堅挺。然而,如果隨著利率上升,樓價開始回落,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對於財富增減的相對貢獻可能會在2023年發生逆轉。」
瑞信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首席投資總監及全球經濟與研究部主管 Nannette Hechler-Fayd’herbe表示,財富演變在新冠疫情期間表現出一定的韌性,甚至在2021年實現了創紀錄的財富增長。但受通脹、利率上升和貨幣貶值的影響,這趨勢在2022年發生了逆轉。他預計全球財富將未來五年增長38%,到2027年,總額將達到629萬億美元,成年人的人均財富預計將增長30%,達到110,270美元。 此外,他又預計,未來五年百萬富豪數量將顯著增加到8,600萬,超高淨值人士數量將達到37.2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