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黃金周旅遊旺季剛剛過去,對香港及澳門人流顯著上升,但仲量聯行香港商舖部主管兼澳門總經理唐偉樂近日分別與超過10家香港及澳門的零售商傾談後發現,黃金周期間「旺丁不旺財」,本港零售生意額與平日的周末周日相若,而澳門僅手信店、小食店的營業額較平日急升,反映黃金周以往對零售市道的帶動作用已不復見。
唐偉樂指出,該行近日向超過10家零售商查詢,了解黃金周對其業務的影響,該批零售商包括珠寶金行、國際高檔品牌、餐飲、玩具店、精品店及化妝品店等各類消費價格的品牌。回覆查詢的零售商均一致表示,黃金周的確帶動人流顯著上升20%至30%,但生意額與平日的周末周日相若,顯示黃金周以往對零售市道的帶動作用已不復見。
內地旅客以「打卡」為主
雖然四大購物旺區以尖沙咀表現最優勝,營業額較平日增加,但唐偉樂強調,表現並不符合零售商原本憧憬黃金周對業務的幫助。他相信,黃金周旺丁不旺財的情況,反映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已改變,即以「打卡」為主,消費為次,消費力不及以往。因此,該行建議政府宜借鑒鄰近城市舉辦大型國際活動,吸引高消費力及優質的旅客,始能帶動零售業及經濟。
唐偉樂又指出,黃金周表現不似預期,相信零售商會對下一個消費旺季農曆新年的業務也不抱太大期望,仲量聯行預期第4季零售商將放慢租舖步伐,商舖租金欠上升動力。因此,該行建議商場業主要改變以租金為先的租賃策略,避免因租金高昂,令更多零售商及商舖新概念流失的情況。
「夜經濟」對零商及經濟無幫助
近期港府致力推廣「夜經濟」,但唐偉樂認為,有關政策對普遍零售商及整體經濟未見有太大幫助,反而把商場及購物街的人流轉移至夜市。
澳門方面,仲量聯行亦向超過10家在澳門開設時裝、電子用品、化妝品、藥房及金行等零售商查詢,發現黃金周期間同樣「旺丁不旺財」,而澳門更要面對澳車北上及外遊令本地消費力流失的問題,令零售商對租用商舖抱審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