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增長阻力緩和 證券投資大量外流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台灣2023三季度GDP表現好於預期,同比增長 2.32%,9月擺脫了出口連續12個月下滑的窘境。作為全球半導體生產的晴雨表,這一趨勢是市場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對外貿易方面,台灣出口在2023三季度整體同比下降 5.1%,但 9 月份重回正增長(同比 3.4%),主要來自蘋果手機出貨量的推動。儘管生產商過剩的庫存似乎終於有所下降,但當前的壓力仍然遠高於歷史平均水準。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 美國和中國大陸 – 的製造業PMI 仍然持續波動。此外,持續的高利率環境也是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需求遲遲無法完全復蘇的原因之一。

企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本地需求方面,台灣私人消費韌性較強,2023 年三季度同比增長 8.9%。雖然出境旅遊需求增加,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整體的消費者信心有所改善。然而,投資三季度同比下降了14%,因為企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庫存堆積。

除了經濟增長之外,通脹也是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艾西亞指出,2023 年 10 月台灣CPI再次升至 3.05%,是今年 2 月以來的最高增速。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項目後,核心CPI仍同比增長2.93%。通脹飆升是由極端天氣條件引起的,對核心通脹的影響相對有限。然而,為了保護經濟增長,台灣央行的利率相較美聯儲仍處於較低水平,但保持較低的利率對於台灣央行來說比預期中難度更大。台灣和美國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差距已擴大至360個基點,導致投資組合外流和新台幣疲軟。2023 年第三季度,外國投資者的股票資金淨流出達135 億美元,是2022 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艾西亞稱,目前該行預計 2023 年台灣經濟全年增速為 1.2%,較之前的 1%預測略有上調。 然而,經濟增速的略微回升無法掩蓋台灣面臨的諸多風險,包括地緣政治風險。由於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且通脹有緩和的趨勢,台灣央行在短期內應該會按兵不動, 2024 年下半年可能會降息。

相關資訊

「三省金幣」正式進軍香港市場

貴金屬投資與收藏錢幣品牌三省金幣,正式宣佈其進軍香港的策略,並於年內迅速拓展至三間門店。繼今年成功啟用尖沙咀的旗艦店及中環門店暨展廳後,全新銅鑼灣門店已於10月隆重開幕。同時集團創立的永銀錢幣博物館,涵蓋中華金幣三千年歷史中上萬件珍貴錢幣藏品,特別是「中國熊貓金幣至尊大全套」為代表,其珍貴程度體現於收藏了共計44年、9個規格、302枚金幣的完整收藏,彰顯了永銀集團在錢幣文化領域的專業權威與深遠影響力。

博楓資管聯同建華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收購香港工業物業

投資機構博楓資產管理公司(博楓資管)與香港建華集團旗下的毛利資本(Māori Capital)聯合宣佈成立合營公司。合營公司已從太古地產收購位於香港青衣清甜街4至6號的工業物業(「青衣工業物業項目」),將用以發展現代化冷鏈倉儲旗艦設施。總部位於紐約的博楓資管旗下管理資產超過1萬億美元,而毛利資本則為香港最大新鮮食品零售商及街市營運商建華集團旗下專職投資的公司。

安聯投資:阻力最小的路徑再次「保險式減息」

經過九個月的停頓後,聯儲局在九月重啟減息週期,主席鮑威爾將此舉形容為一次「風險管理式減息」,在通脹仍然高企的情況下,將政策從溫和限制性的水平放寬,以減輕勞動市場潛在的下行風險。在10月14日於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會議的最新演說中,鮑威爾指出,自九月會議以來經濟前景變化不大,但同時強調了就業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在此背景下,安聯預期決策者將遵循阻力最小的路徑,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再度減息25個基點。

 AIA調查:72%受訪者退休儲備不足

友邦香港 (AIA) 最新發表的「AIA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顯示,受訪者期望的退休年齡平均為62.2歲,理想退休儲備金為329.4萬港元(中位數)。72%受訪者的退休儲備不足,平均需延遲12.8年才能退休。另外,近六成受訪者未有明確的退休儲蓄計劃,反映儘管受訪者普遍意識到退休後的財務壓力,仍未有「超前部署」以規劃理想退休生活。

PAObank客戶存款總額第三季突破80億

PAO Bank Limited(簡稱「PAObank」)開業5周年,個人銀行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為客戶帶來更豐富的金融產品,積極打造PAObank為好用的數字銀行。受惠於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加上提供具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回饋客戶,帶動2025年第三季客戶存款總額錄得顯著增長,截至2025年9月26日,存款總額逾80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51%,達9,062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