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局偕學界推動創科與藝術融合 藉STEAM培育跨學科人才 

由生產力局主辦的「Summer TechEd Fest 創科遊學 玩轉暑假 2024」日前圓滿結束。活動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新科技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同超過50個教育界、科技界及青年團體鼎力支持,一連兩天的活動反應非常熱烈,吸引逾3,000人次入場,參與者親身體驗近百個創科工作坊和攤位遊戲,規模更勝往年,內容更豐富。

今年活動反應非常熱烈,吸引逾3,000人次入場,參與者親身體驗近百個融合藝術與創科的精彩工作坊和攤位遊戲,規模更勝往年。

活動更得到策略夥伴數碼港及騰訊教育全力支持,現場設有創新的AI樂器,透過 STEAM 教育和 Web3 技術,讓教育工作者、家長及學生輕鬆探索音樂;另外亦設有數據化運動訓練方案,則根據數據分析進行針對式訓練和運動;騰訊教育亦安排了多個場工作坊展示最新的AI教育方案,提升教學成效。今年活動以「A+STEM」為主題,其中一大亮點是研討會「A+STEM 融入藝術予創科教育 培育多元人才」,由Art Prince Advisory 創辦人及總監、港大經管學院客席講師伍常先生主持,出席嘉賓包括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校長馮順寧女士、香港教育大學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助理教授梁智軒博士、香港中華文化發展聯合會執行委員及耀中幼教學院、中華蒙學苑苑長許楨博士,以及Nikopicto Limited行政總裁兼聯合創始人梁文麗女士。一眾專家來自不同界別,分別從中學、大學、文化界及商界角度,分享對STEAM及文化藝術發展的看法。

活動其中一大亮點是研討會「A+STEM融入藝術予創科教育 培育多元人才」,邀請到一眾藝術及科技教育界專家從不同角度分享對STEAM發展的看法。

「A+STEM融入藝術予創科教育 培育多元人才」研討會 教育界分享對STEAM發展的看法

伍常先生提到,自2020年推出的「全球創意產業」學科,在當今數碼年代越發受到重視。大學學界也越來越關注這個領域,修讀的學生人數從最初的30人增加到100人。他指出,創意產業正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值得各界共同關注。

馮順寧校長分享其學校近年推出「同創共學」課程,把人工智能(AI)技術融入中文、英文以及科學等科目,更首創學界 AI 電視台頻道,打造AI學生主播 。她強調評估學生時除了成績外,學生的創意溝通及解難能力同樣重要。此外,她將創新教育連結生涯規劃發展,為學生裝備未來。

梁智軒博士在研討會上指出,音樂與科學其實息息相關。他分享了如何利用e-Orch重塑音樂學習:學生們可以利用電子積木和導電體創作音樂,並運用平板電腦作曲,將樂譜數位化。這種方式將創意、音樂與科技巧妙地融合,讓學生在享受音樂合奏樂趣的同時,也為老師的教學提供了極大的幫助,展現出 A + STEM 的無限可能。

另一方面,許楨博士則指出中華文化不應該有傳統和現代之分 ,如何將兩者融合發展才值得深思。他讚揚香港學生既擅長科技,又具備悠久的中華文化底蘊,教學如果可以加入更多沉浸式和互動元素,學生必定可以跳出框框,展現另一面的中華文化藝術。 

Nikopicto Limited行政總裁梁文麗女士則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應由中學開始。她以商界角度出發,分享了科技融入藝術的案例,例如運用AI軟件創作動畫的心得,以及過程中大數據的運用。她強調,科技不能完全取代傳統藝術,二者需要融合發展,才能達至全人發展。

暑期課程玩轉海陸空   裝備年青人的數碼競爭力

生產力學院一直致力在不同階段培育未來人才,暑假期間更將舉辦多個創科工作坊及訓練營,推廣創科生涯規劃概念,提升青年人的數碼競爭力;此外更將提供一系列適合一家大小參與的親子課程,讓家庭成員齊齊「動手學」創科。

重點課程包括:激發創意的「Maker’s Workshop」創客工作坊,探索 海 · 陸 · 空 STEAM創科暑期班、「乘風啟航」STEAM培訓課程、航空科學探索暑期課程、創動AIGC x VR元宇宙課程親子課程等等(詳見附表)。學院鼓勵年青人善用今個暑假,裝備未來技能,把握創科發展機遇。

生產力學院一直致力在不同階段培育未來人才,今年暑假期間更將舉辦多個工作坊、訓練營等,推廣創科生涯規劃概念,提升年青人的競爭力,把握創科發展機遇。

相關資訊

荷里活視效製作公司數字王國進駐香港科學園設立國際創新研發中心

全球頂尖的荷里活視覺特效製作公司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數字王國」,股份代號:547)今日假香港科學園舉辦「數字王國進駐香港科學園」啟動儀式,宣佈在香港科學園設立頂級國際創新研發中心,利用AI虛擬人技術攜手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引領娛樂行業創新轉型,樹立行業新標準,以及推動人工智能在不同行業落地應用。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 11 間先進製造策略夥伴企業舉行簽署儀式設研發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 11 間先進製造策略夥伴企業今日舉行簽署儀式,攜手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這些企業計劃於香港科學園或創新園設立研發中心、營運及生產基地等不同項目,聚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確立的新型工業化三個策略意義的產業,為香港製造業帶來嶄新的元素,並預計會帶來新的投資及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為進一步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推動香港多元經濟作出貢獻。

跨平台 VNC 工具佔去年Barracuda偵測到的遠端桌面攻擊事件的98% ,攻擊大多源自中國

根據Barracuda的數據,去年所有遠端桌面專用接點的流量中,虛擬網絡運算 (VNC) 無疑是最常遭受攻擊的遠端桌面工具,佔比高達 98%。

終審法院多次成為網絡釣魚誘餌

劍達(香港)(Green Radar)公布的最新電子郵件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顯示,指數按年增加3.2分至69.7分,顯示電郵威脅風險持續上升,不少著名品牌或機構都成為網絡釣魚(Phishing)的誘餌,除了大眾最常收到的順豐速運外,香港終審法院亦多次成為誘餌。劍達相信,一般市民大衆收到相關電郵時不免衍生緊張、恐慌的情緒,因此會來不及識別當中的真僞,黑客便可引導收件人點擊看似正確的文件名稱鏈接並導向其創建的假網站,使網絡釣魚容易成功。

普遍缺乏認識保護數位資產的重要性|Barracuda預測 2024 年網絡威脅

隨著人工智能的應用,網絡罪犯的行動速度可能比網絡安全產業更快。 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工具的出現令網絡攻擊的質量,尤其是魚叉式網絡釣魚等社交工程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使得受害用戶幾乎無法區分真假。隨著企業加強對勒索軟件的防禦,攻擊者亦正在多樣化他們的策略。另外,除安全產業之外,人們普遍缺乏認識保護數位資產、數位交易和入口網站的重要性,以及電子郵件、公有雲服務和雲端儲存以及許多其他數位服務的合理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