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指高淨值投資者追求個性化投資服務

富途集團旗下品牌富途私人財富(Futu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近日聯合香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金融領域學者,共同發布「財富科技新機遇」亞洲私人財富管理研究報告。報告發現新一代高淨值投資者越來越追求自主決策、高透明度和個性化的投資服務。面對客戶需求的變化,科技券商憑藉技術優勢,有望引領財富科技發展,為新一代高淨值人士帶來獨特、創新的投資服務。 

數據驅動、高度透明的投資服務受追捧

隨着財富水平的提升、代際財富轉移以及數字原生代投資者的加入,新一代高淨值投資者群體應運而生。研究表明,這些投資者偏好數據驅動、高度透明的個性化投資服務。數據顯示,57%的香港受訪者和75%的新加坡受訪者非常重視基於數據分析和算法技術的個性化投資建議。

財富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在財富管理中的應用,正在改變高淨值人士的投資行為。他們不僅追求高效的解決方案,還希望隨時掌握自己的財富狀況,並得到精準的數據驅動型建議。報告指出,私人財富管理行業正向科技驅動的綜合財富管理模式轉型,科技券商憑藉技術系統優勢和數字化能力,能夠為新一代高淨值投資者定制滿足需求的財富管理方案

新一代高淨值人士還特別重視整個投資過程的透明度,他們希望了解投資方案背後的底層組合和技術算法。富途機構及私人財富部管理合夥人苗雨強調:「透明度是建立和維護客戶信任的關鍵。作為科技券商,富途擅長結合線上系統為客戶提供透明的資產配置方案,通過可視化方式展示底層標的的行情數據和信息,並與客戶保持密切溝通,並配備專屬對接人,及時響應客戶需求。這種高度透明的定製化服務有效消除了投資者的疑慮,幫助他們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使用先進技術工具來做出投資決策

財富科技使投資者能夠實時監控並靈活調整投資組合。數據顯示,在香港和新加坡,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至少每月檢查一次投資組合,而在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投資者中,35%的香港受訪者和45%的新加坡受訪者表示需要每月至少調整一次投資組合。

這一趨勢顯示了高淨值投資者對投資自主性的強烈追求。他們最感興趣的三大財富管理工具是投資組合跟蹤與分析工具(63%)、全球賬戶融合及一站式交易體驗(55%)和智能投顧(47%)。這些調查表明,投資者更傾向於使用先進技術工具來做出投資決策,而非僅依賴理財經理的建議。

富途機構及私人財富部管理合夥人苗雨表示:「客户对自主性的追求也衍生了對即時信息反饋和靈活資產調整的需求,這對經紀商的系統平台和服務團隊提出了更高的挑戰。作為一站式的全球金融服務平台,富途在這些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們能為客戶提供跨市場多品類的投資組合方案、豐富的行情數據、高效穩定的交易系統和及時響應的服務團隊,以滿足這些新興需求。實際上,富途與傳統私人機構有明顯的差異化競爭,但兩者更多是互補關係,不少投資者會同時使用傳統私行和科技券商,以滿足不同的投資需求。」

近7成高淨值投資者對科技管理財務充滿信心

調查顯示,超過65%的受訪者對科技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持積極態度。傳統意義上,私人財富管理依賴於一對一的深度諮詢和基於信任的個性化服務,投資者通常依賴財富管理顧問或團隊來管理投資組合。但隨着財富科技的發展和客戶偏好的變化,越來越多的高淨值投資者開始追求技術與個性化相結合的綜合財富管理方案。

報告指出,在香港和新加坡,資產少於15萬美元的受訪者更重視投資的便捷性和可觸達性,而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受訪者則更傾向於更綜合的財富管理方案。對於資產在15萬至100萬美元之間的受訪者,新加坡和香港的需求存在顯著差異:新加坡客戶尋求更精細和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而香港客戶更傾向於自我決策。

亞洲,尤其是香港和新加坡等金融中心,是私人財富管理的重要增長市場,預計未來幾年將持續快速增長。隨着科技在財富管理中的作用增強,高淨值投資者對自主性、透明度和個性化服務的需求也會增長,並推動私人財富管理機構的角色不斷演變。富途機構及私人財富部管理合夥人苗雨表示:「作為客戶財富的守護者,我們在創新靈活與安全合規之間找到平衡,保持靈活變通,不斷適應新技術和客戶偏好,同時堅守合規與安全。」

富途此次報告,訪問了富途牛牛平台及其姊妹品牌moomoo逾800名香港和新加坡的高淨值投資者。 

相關資訊

經絡: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低息H按計劃 

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全新低息H按計劃,全期息率為「HIBOR+1厘」,封頂息率為「最優惠利率P(5.5厘)」。以500萬貸款額,年期30年,昨日一個月HIBOR為0.91厘,如以普遍新造H按計劃「H+1.3厘」,實際按息為2.2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9,010,如以市傳中小型銀行新造H按計劃「H+1厘」,實際按息為1.9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8,257,比普遍新造H按計劃可減少$753或4%。

大華銀行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按年升3%至40億新元

大華銀行集團公佈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達40億新元(約245億港元),按年增長3%,主要受惠於費用收入的全面雙位數增長。為審慎應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該集團預留一般準備金作為風險管理措施的一部份,令期內淨溢利按年下調3%至28億新元(約171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持平,貸款增長有效緩衝基準利率下調所帶來的利差壓力。

駿利亨德森投資洞察:職位增長放緩長線趨勢仍值得關注

七月份美國就業數據遜於預期,駿利亨德森投資的投資組合經理 Jeremiah Buckley、Greg Wilensky 和 Michael Keough,以及副投資組合經理 Ian McDonald,就聯儲局減息的時機、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以及由人工智能(AI)推動生產力等長期經濟動力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分享了他們的最新見解。七月新增職位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而過去幾個月的數據亦被大幅下調,反映勞動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美元弱勢下的市場啟示——長期投資與分散配置的重要性

近期全球市場焦點落在美元走弱及美股屢創新高之間的矛盾現象。2025 年第二季是有史以來市場逆轉最快的季度之一,四月初受關稅「解放日」所帶來的恐慌情緒和未知之數影響,全球股市曾一度在短短幾天内下跌超過 10%。然而最終在二季度末,已從谷底反彈超過 23%。科技股更從4月低谷回升逾40%,Nvidia更創歷史市值新高,印證市場消化衝擊的能力。Endowus智安投強調,與其猜測短期波動,長期投資者不如堅守分散投資紀律,透過定期投資等策略淡化情緒干擾。

羅兵咸永道香港: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

隨著A股上市公司赴港熱潮、香港市場流動性提升,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需求日增,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顯著回暖,集資活動活躍。中國政府持續推出扶持企業的政策,香港交易所(港交所)亦同步推行多項措施吸引企業來港上市。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為近十年來同期第二高,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資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