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季DTI空運指數略爲回升

由DHL Express香港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做的「DHL香港空運貿易領先指數」(DTI)顯示,受亞太地區、電子產品及部件及入口方面的增長所帶動,2025年第一季度整體空運指數略爲回升,由35.2升至36.4,近四分之一的空運用家對2025年農曆新年前夕的表現樂觀,預期訂單會較往年為多。特朗普將於2025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總統,76%的本地空運用家表示現階段會密切關注局勢,而超過20% 表示會開拓其他市場,以應對中美關係及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

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空運指數輕微上升1.2點,主要受入口增長所帶動。儘管少於一成的本地空運用家表示2024年旺季的表現較預期為佳,但22%的空運用家預期 2025年農曆新年前的訂單量將較去年有所增加。然而,在美國總統換屆所帶來的不明朗因素下,美洲指數大幅下降8點,除了禮品、玩具及家庭用品外,該地區所有商品指數均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大多數空運用家(76%)選擇密切觀察局勢,現階段未有採取任何措施,而21%則有意探索其他市場。對於新市場的機遇,空運用家認為中東最具發展潛力。

亞太地區指數大幅上升

在具發展潛力的市場方面,近半數本地空運用家認為中東市場具發展潛力,其次為東歐及拉丁美洲。除美洲外,各個市場指數於2025年第一季均有所上升。亞太地區指數大幅上升,主要受中國指數的升幅所帶動,同時抵消了美洲指數的顯著跌幅。這反映出以美洲為主要市場的空運用家正面臨更複雜及未明朗的貿易環境。

電子產品及部件於本季度季錄得顯著上升,主要受中國及日本的出入口復甦影響,成爲2025年第一季表現最佳的空運商品類別。禮品、玩具及家庭用品指數錄得最大跌幅,而衣飾指數及鐘錶及首飾指數的表現則相對平穩。網上零售業務指數歷兩年以來的低點後錄得顯著升幅,空運用家預期銷售量及產品種類方面均有所增長。

「DHL香港空運貿易領先指數」(DTI)是由DHL Express香港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進行的一項季度調查,乃全港首個空運貿易指數,旨在提供有關整體空運入口和出口/轉口貿易市場的前景。DTI調查每季就市場業務需求和發展趨勢訪問不少於600間以香港為業務中心、並有參與跨境入口或出口空運貿易的公司。指數以50為中立水準線,指數距離 50 愈遠,表示對前景(正面或負面)的展望愈為強烈。

相關資訊

經絡:滙豐銀行推首三年及五年定息按揭息率均為2.73厘

滙豐銀行推出首三年及五年定息按揭計劃,息率均固定為2.73厘,三年期定按計劃的罰息期為2年;五年期定按計劃的罰息期則為3年,其後息率將以P減1.75厘計算。假設貸款額500萬元、年期為30年,現時銀行普遍最低按揭計劃為3.5厘,每月供款為$22,452;滙豐銀行推出的首三年及五年定按計劃,息率均固定為2.73厘,每月供款比銀行普遍按揭計劃減少$2,093(9.3%)至$20,359。

海天國際公佈中期業績收入同比增長12.5%

海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1882),公佈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內」)之未經審核中期業績。受益於全球產業鏈重構和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部分下游行業加速,該公司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9,018.3百萬元,與二零二四年同期相比增加12.5%。由於報告期間原材料價格相較去年同期處於低位,使毛利率上升了0.5個百分點至32.8%。該公司股東應佔純利達人民幣1,711.5百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12.6%。同時,期內淨利率為19.0%。

 經絡:6月份新批出按保宗數創3個月新低

根據經絡按揭轉介研究部及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最新資料顯示,6月份新批出按揭保險計劃貸款宗數及金額為1,422宗及68.91億元,較5月份的1,462宗及71.85億元,宗數及金額分別減少40宗(2.7%)及2.94億元(4.1%),宗數連跌2個月,創3個月新低。6月份新取用按揭保險計劃貸款宗數及金額為702宗及32.69億元,較5月份的612宗及28.96億元,宗數及金額分別增加90宗(14.7%)及3.73億元(12.9%),宗數創9個月新高。

旅發局宣布委任劉鎮漢先生為新總幹事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今日(7 月 2 日)宣布,委任劉鎮漢為旅發局總幹事,劉鎮漢將於 2025 年 8 月 4 日履新,接替將會離任的程鼎一。劉鎮漢於 2007 年至 2019 年間曾出任旅發局總幹事,帶領旅發局以創新策略及宣傳手法,掌握旅遊市場趨勢,謀劃不同發展契機,並持續和旅遊業界及不同持份者緊密合作。

滬港聯合公布業績擁有人應佔溢利同比增長13.8%

滬港聯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01.HK),欣然宣佈其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年內,受鋼鐵平均價格下跌影響,該集團年內收入由約2,303.2百萬港元減少至約2,111.8百萬港元,同比減少8.3%。毛利由約384.1百萬港元減少至約347.2百萬港元,惟毛利率僅錄得輕微下跌,由16.7%減少至16.4%。毛利率下降反映了價格下行對該集團的影響。受惠於嚴謹的成本控制措施、財務成本的降低,年內該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達約89.6百萬港元,同比增長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