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國際(2313) 宣佈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營業額達約人民幣286.62億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升約14.8%,主要由於:1) 通過有效拓展現有客戶市場佔比及新客戶需求的增加;2) 國內基地之產能利用率回升;及3)海外基地之產能規模擴充和生產效率提升。毛利增加32.9%至約人民幣80.54億元;毛利率約為28.1%,較上年度增加3.8個百分點,主要因素為:客戶訂單需求總體上升,令本年度之產能利用率較上年度顯著提升;及海外工廠的整體運行效率提升及新聘員工人數增加。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上升36.9%至约人民幣62.40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約人民幣4.15元。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1.28港元,連同二零二四年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1.25港元,全年集團合共派發股息為每股2.53港元,派息比率约55.8%。
談及集團的全年業績,申洲國際主席馬建榮表示:「二零二四年,在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政治背景下,紡織服裝行業正面臨著一系列複雜而嚴峻的考驗。產業鏈的『近岸外包』加速,而中國則面臨製造成本高企和貿易環境不利的雙重壓力;碳關稅、原產地規則、數字貿易壁壘可能增加出口企業的跨國運營成本。行業龍頭企業有機會通過技術創新和資源整合佔據市場優勢,而中小企業則需在細分市場尋求突破,可持續發展與數位化能力將成為行業競爭的重要壁壘。面對當前情況,申洲國際努力提升服務質量,積極拓展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充產能規模,提升全員生產效率;加強供應商管理,促進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和協同效應。年內,集團之產能利用率已恢復至正常水準,海內外各生產基地之員工人數進一步增加,生產效率亦明顯提升,有效促進了盈利水平的回升,銷售收入和稅後淨利潤更創下集團之歷史新高。」
運動類產品銷售額升約9.8%
回顧年內,集團運動類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增加約9.8%至約人民幣197.99億元,佔總收入之比例約69.1%。運動類產品銷售額增加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市場和美國市場之運動類服裝訂單需求上升。休閒服銷售額較上年度上升27.1%至約人民幣72.07億元,主要是日本市場及其他市場對休閒服裝需求上升。另一方面,由於日本市場對內衣採購需求增加,內衣類產品銷售額顯著上升34.6%至約人民幣14.35億元。年內,其他針織品之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增長10.9%,約為人民幣2.2億元。
市場拓展方面,二零二四年,由於歐洲市場之休閒類服裝需求上升,令銷售額按年同比增加3.2%至約人民幣51.9億元。日本市場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上升31.5%至約人民幣48.34元,主要是日本市場之休閒類服裝以及內衣類服裝需求增加所致。此外,美國市場對運動類服裝採購需求上升,銷售額按年同比增加18.9%至約人民幣46.11億元。集團出口至加拿大、韓國及菲律賓等國家的產品增加,令其他海外市場銷售額上升13.4%至約人民幣59.65億元。國內市場作為集團最大的單一市場,由於運動類服裝於中國大陸市場之採購需求上升,銷售額上升13.2%至約人民幣80.61億元。
預計新廠總用工規模約6,000人
回顧年內,服裝零售行業之市場需求未有明顯復蘇,集團通過加強新產品的開發,以及產品品類的多元化;完善供應鏈的縱向一體化配套,進一步提升產品交付的回應速度;根據客戶不同銷售市場的訂單需求,合理分配國內外生產基地的產能。集團進一步提升了于核心客戶中之採購份額占比,並為新客戶提供了產能擴充,有效拓展了市場需求,實現了理想的業務增長。
目前,集團於柬埔寨金邊市的新成衣工廠土建工程已接近完工,並於二零二五年三月開始招聘員工,新製衣工廠預計總用工規模約6,000人。集團於越南西寧省之股權收購項目完成後,將利用該收購項目獲取的資產,啟動面料新產能的建設,並將逐步釋放產能,達成後預計新增面料產能每天200噸,為海外成衣工廠的產能擴充提供相應面料配套。年內,集團於國內、海外基地之員工人數均有增加,自二零二四年下半年對基層員工加薪後,員工穩定性得到提高,生產效率亦有顯著提升。
將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集團重視與優秀供應商建立互利共贏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旨在建立廉潔誠信的商業氛圍,共同提升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力,充分發揮「質量優先、回應及時、價格公平、創新引領」的供應鏈協同效應,在加強供應商管理的同時,於集團內推行集中採購。集團同樣重視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合作夥伴重視綠色材料、綠色工藝的應用推廣,共同提高供應鏈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此外,集團亦重視加強供應鏈的數據信息互通和共享,通過提升數字化水平和柔性生產能力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減輕品牌客戶的庫存壓力。
馬建榮表示:「二零二四年度,集團已走出谷底並重返增長,而行業的宏觀經營環境依然面臨諸多挑戰,市場需求疲軟、行業競爭加劇、製造成本上漲,產業鏈在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中將加快向高質量發展轉型,人工智能技術和自動化在製造業的應用將加快傳統生產模式的更新迭代。展望二零二五年,集團將密切關注經營環境和需求趨勢的變化,以靈活的經營策略,應對行業的競爭和市場的不確定性,並有信心延續上年度之良好發展勢頭,總體產能利用率預計可達到過往的較高水平,海外基地新產能亦將逐步釋放,集團的產業鏈基礎將得到進一步鞏固。」
「未來發展中,集團將繼續堅持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經營導向,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可持續發展為基石,通過智能製造、綠色生產、數字化轉型來帶動產業升級,發揮供應鏈的協同效應,加強與客戶之互動溝通,實現生產效率持續提升和業務規模穩定增長,為投資者創造更佳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