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313) 宣佈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營業額達约人民幣149.66億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上升约15.3%,毛利增加至約人民幣40.58億元;毛利率為27.1%,較上年度同期微跌1.9%,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約人民幣31.77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約8.4%。每股基本盈利約人民幣2.11元。
期內,該集團為客戶提供了更為多元化之產品系列,於主要客戶中之採購佔比進一步提升;該集團海外工廠之生產規模擴充和運營效率提升,為海外市場之需求上升提供了產能保障。該集團於二零二四年下半年對一線員工進行了漲薪,期內生產工人之平均薪酬明顯高於上年同期,使得生產成本中的人工支出佔銷售收入之比例上升。
運動類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增加9.9%
該集團運動類產品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增加9.9%至約人民幣101.29億元,佔總收入之比例67.7%,主要是該集團銷售於歐洲市場和美國市場之運動服裝需求上升所致。休閒服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增長37.4%至約人民幣37.92億元,主要是日本市場、歐洲市場及其他市場對休閒服裝需求上升。而內衣類產品銷售額也上升4.1%至約人民幣9.4億元,主要是日本市場和歐洲市場之內衣服裝需求上升。期內,其他針織品之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增加6.0%,約為人民幣1.1億元。
市場拓展方面,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由於歐洲市場之運動類服裝和休閒類服裝需求上升,令銷售額按年同比增加了19.9%至約人民幣30.29億元。美國市場對運動類服裝需求上升,銷售額按年同比增加35.8%至約人民幣25.55億元。此外,日本市場銷售額較上年度同比上升18.1%至約人民幣24.99億元。該集團銷售於韓國、澳大利亞以及部分東南亞國家之運動類服裝和休閒類服裝需求上升,令其他市場銷售額上升18.7%至約人民幣32.38億元。由於運動品牌於中國大陸市場之訂單需求下降,銷售額微跌2.1%至約人民幣36.46億元。
預越南第二面料工廠於年底前逐步投產
該集團於越南西寧省之新面料工廠項目(「越南第二面料工廠」)進展順利,除通過股權收購獲得生產用地之外,越南第二面料工廠向所在工業區又購買了面積約為50公頃的土地使用權。目前,越南第二面料工廠大部分土建工程已接近完工,並將陸續開始設備的安裝調試,預期在本年度年底前可逐步投產。
該項目主要包括織布、染整工序以及部分自製輔料之配套工序,將為該集團的東南亞成衣工廠提供面料供給,海外基地產業鏈的上下游一體化配套佈局,可更快速響應客戶全球市場的產品需求。此外,該集團於柬埔寨之新建成衣工廠,已於二零二五年三月開始投產,目前已聘用員工約4,000名,隨著員工人數的增加和生產效率的上升,將進一步增加集團於柬埔寨之成衣生產規模。
寧波基地建成新織布工廠
該集團於海外擴充生產規模的同時,正在推進國內基地現有產能的升級改造。寧波基地剛建成建築面積約16.7萬平方米的新織布工廠,並將對部分織布設備進行更新。新織布工廠啟用後,生產更加集中、佈局更加合理、管理更加高效。期內,寧波製衣工廠亦完成了全面的維修翻新,並對部分制衣工廠的流水線進行了整合、重排,管理人員更加精簡、資源佔用更加節約。
此外,該集團的安徽成衣基地也將通過更新改造,以提升生產的自動化水平,期內,該集團已購買了約7公頃的新地塊,先建成一個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新成衣工廠,用來騰挪置換原工廠的部分產能,在不影響整體產能之前提下,對安徽製衣基地進行全面的更新改造。
市場拓展、產能優化及制度完善
申洲國際執行主席馬建榮表示:「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關稅不確定性和轉口貿易限制削弱了中國產品的競爭優勢,促使訂單向越南等低成本國家轉移;同時,外需疲軟和內需放緩導致產能局部過剩,行業競爭加劇。然而,這一挑戰期也正是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窗口期-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的突破性發展,正推動傳統製造模式向智能化、柔性化方向轉變,為率先完成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創造了構建新型供應鏈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機遇。」
「為有效應對當前複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挑戰,申洲國際將重點推進以下戰略舉措:市場拓展、產能優化及制度完善。這些工作將始終貫徹『科技賦能、綠色發展、效率提升、敏捷響應』的核心理念,旨在系統構建企業核心競爭力,持續鞏固並強化集團在行業中的領先優勢。此外,集團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科技創新與綠色轉型雙輪驅動,通過打造敏捷柔性供應鏈體系、深化智能技術應用、完善ESG治理架構,持續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