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打工仔今年平均加薪4.1%

JobsDB最新公布的《2023年薪酬調查報告》結果顯示,香港打工仔連續三年獲得加薪升三年,且今年平均薪金加幅達4.1%,創四年內高峰,維持跑贏通脹的升幅。JobsDB於今年二月至三月期間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向本港共3,797名本地在職人士發出網上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有超過75%受訪者聲稱獲發雙糧或花紅,按年升4個百分點,顯示今年整體就業市場趨向好轉。

6成全職僱員加薪勝去年

隨著就業市場回暖,61%的全職僱員獲得加薪,較去年同期的53%有顯著增長。凍薪(35%)及減薪(4%)的比例亦較去年分別減少6個百分點及2個百分點;76%受訪僱員獲發花紅和雙糧,當中整體平均獲1.4個月花紅,與去年相若。

與數碼相關的人才依然需求熾熱,三大加薪比率最高的工種分別為「數據分析及研究」(+9.7%)、「數碼市場推廣 / 電子商務 / 社交媒體行銷」(+7.3%)及「資訊科技」(+6.6%)。值得留意的是,早前較受疫情影響的前線工種今年終於錄得正增長,其中「餐飲」、「零售」和「酒店及旅遊」的加薪幅度分別為0.6%、1.2%及3.2%。

薪酬花紅增長未令打工仔滿足

儘管今年僱主在薪酬待遇及花紅派發方面均較過去兩年鬆手,惟打工仔對薪酬調整的滿意度僅較去年升0.01個百分點;而獲發花紅的受訪者中亦只有30%表示「滿意」或「非常滿意」,較上年的37%明顯下降,可見打工仔對薪酬福利的要求較去年更高。

與此同時,疫情減退,高達83%受訪者對就業市場持中性至樂觀看法,較去年大增23個百分點。故打工仔亦較往年更進取,欲趁市況向好,透過轉工尋求更渥厚薪酬待遇。8成受訪者傾向選擇向外謀求更好的機遇及對此持開放態度,其中以介乎26至30歲的在職人士最為進取,逾4成(43%)已計劃在未來三個月內轉工;並有79%的受訪者預期新工作的「錢途」更佳,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事實上,打工仔的預計求職期亦有所縮短,由去年的5.6個月減至4.8個月,超過30%的受訪者更相信兩個月內可以找到新工作。

報告指出,驅使員工尋找新工作的三大主因是基於「不滿意薪酬/福利」(41%)、「尋求更好的薪酬待遇」(40%)和「不滿意公司文化/管理風格」(36%);至於願意留在現時職位的2成打工仔則表示「滿意現時的工作量」(42%)、「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38%)和「滿意薪酬/福利」(33%),一改過往數年打工仔因市場不明朗因素影響而不敢貿然轉工的局面。

打工仔壓力不減反增

過去三年的疫情令港人的工作壓力大增,然而步入後疫情時代,港人的壓力仍未因「復常」而得到舒緩。51%的受訪者直指工作壓力未因疫情過去而消減,更有43%的受訪者認為壓力不減反增。至於造成工作壓力的前三大原因,分別為「工作量增加」(65%)、「經濟負擔變重」(35%)和「職業發展前路未明」(30%),以上因素大大影響員工的幸福感、生產力和整體工作滿意度。

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已陸續推出福利政策以平衡員工的工作與生活,然而具體落實的福利措施仍然未如員工預期。勞資雙方的期望落差最嚴重的首三項福利政策分別為「4天/4.5天工作週」,雙方期望落差值高達44%(意即68%受訪者期望有此福利,惟僅24%受訪者公司有提供此項福利)、其次為「彈性假期」,期望落差值20%,排名第三則為「彈性工作時間」,期望落差值16%。

另外,自疫情以來,靈活工作模式深受打工仔歡迎,除了省卻通勤時間外,額外休息時間更令上班精力倍升。調查結果中有68%的受訪者偏好混合或遙距工作,但僅有32%的企業有實施並維持這種工作模式,相較於2022年的69%顯著下降,可見部分企業開始從遙距辦公回復至「舊常態」,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與打工仔憧憬的工作模式有天壤之別。

改善員工福祉及提供在職培訓成留才關鍵

打工仔除了關注工作環境和個人身心健康外,亦著重提升個人競爭力。超過四分之三(77%)受訪者認為提供相應培訓的僱主極具吸引力,希望獲得「與工作相關的硬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及「軟技能培訓」分別為75%及55%。報告亦提到,打工仔最想擁有的硬技能是「專業認證」(50%)、「數據分析」(36%)和「語言技能」(32%);而最想擁有的軟技能則為「領導能力及管理技巧」(81%)和「人際關係及溝通技巧」(66%)。

JobsDB香港區營運總監李政勳認為,新生代打工仔的需求較過去更多元化,除了薪酬福利外,重視員工的工作與生活平衡,以及提供技能培訓機會,將會是未來留住人才的關鍵。他指出,疫後復常,工作量增加令打工仔的工作壓力有增無減,甚至引致工作過勞,影響身心健康。打工仔一旦在工作與生活上失衡,加上勞資待遇期望落差大等情況,或許會對現職工作感失望,容易出現「離心」。故此,僱主應考慮加強員工福祉,提升團隊向心力,方能留住人才。

李政勳又指出:「因疫情而加速的數碼轉型,加大了不少工種對數碼技能的需求。市場「技術配誤(skills mismatch)」的情況加劇,在職培訓對僱主及打工仔變得更加重要,逾9成的職場初哥更視之為具吸引力的福利。僱主提供技能培訓,不但能賦予員工更多元化的職涯機會,留住人才,同時有助加快填補內部職能空缺,讓員工與公司業務共同發展,創造雙贏局面。

相關資訊

海洋公園公司連續第四年錄得入場人次及收入增長

海洋公園公司(「公園」)昨日(22日)公布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財政年度業績。受惠於整體訪港旅客人次持續上升及大熊貓熱潮,公園連續第四年錄得入場人次及收入增長。總收入按年增加9%(1億710萬元)至12億8,810萬元。計及政府2024–2025財政年度向公園提供2億8,000萬元的保育及教育補助,公園錄得經營盈餘(EBITDA)4,240萬元,比對上一財政年度之1,720萬元經營虧損,增長5,960萬元,顯示營運穩步向好。

聖佳香港2025秋拍逾1.6億港元成交

2025秋季拍賣會的中國古董珍玩專場成績斐然,總成交額逾1.61億港元。陶瓷專場中,「清乾隆貢御青花折枝花果巴洛克式六方大尊」,經多輪競逐,最終以894萬港元成交。「明宣德青花纏枝花卉紋盌《大明宣德年製》篆書款」,以612萬港元成交。

旅發局推出「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

配合政府《施政報告》提出,鼓勵業界推出更多穆斯林旅客友善設施及餐飲等,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推出「香港餐廳清真認證資助計劃」,由 2025 年 9 月 17 日至 2026 年 12 月31 日成功獲得清真認證的餐廳,認證費用可獲半額資助,上限為港幣 5,000 元。

聯合醫務24/25財年息稅前收入增逾兩成

聯合醫務(722)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財政年度股東應佔利潤3,144萬港元,股東權益回報率錄4.2%,每股基本盈利為3.98港仙。集團手持現金按年增18.2%至約3.03億港元,核心業務EBITDA按年大增21.1%至約9,488萬元,負債比率維持7.1%(2024財政年度:7%)極低水平,集團稱有信心面對未來一系列的風險與挑戰,並有足夠資源為投資機遇做好準備。董事會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9港仙,全年派發3.3港仙股息,與2024年相同,派息率約85%,高於上年度的65.9%。

聯泰公佈收入約2.96億美元較去年下跌約2.9%

聯泰控股有限公司(311),今天(28日)公佈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期內,該集團錄得收入約2.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約2.9%。儘管收入減少,毛利按年增加6.6%至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期間約為4118萬美元。該集團錄得歸屬於本公司所有人的利潤約為37.3萬美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所有人虧損:972.8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