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北部都會區有助本港發展

多元化專業服務與投資管理公司高力日前就北部都會區發表研究報告,報告指,《香港2030+》策略研究提出「南金融、北創科」的「雙重心布局」,期望透過發展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將香港孕育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主張以北部都會區為香港創科產業的經濟增長引擎,推動本港未來創科發展及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而隨著政府發佈多項有關北部都會區主要發展項目新田科技城的資料,高力認為,北部都會區定位有助香港境內境外發展取得成功。

高力指出,新田科技城落成後將成為香港最大的創科中心,佔地逾7,000萬平方呎。科技城的策略性地理位置亦有助促進香港與深圳於經濟、基建及民生方面等合作,同時透過與內地發展優勢互補,促進本港融入大灣區。 

新田科技城助港融入大灣區

根據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預計上游(用於研發)、中游(用於原型或應用開發)及中小型製造業,於該用地最有發展潛力,特別是生物醫學及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範疇。各行業對業務空間都有其獨特要求,如位置及與相關機構的距離、寬敞空間及高樓底以放置電腦及其他設備,以及既穩定又可容錯(fault-tolerated)的電力供應。 

就新田科技城的規劃,高力認為香港應該參考其競爭地區的創科土地發展程序:深圳、廣州及新加坡都有充裕的用地供應以作創科用途。普遍做法包括將用地直接分配予給指定行業。除限制分租政策以確保用地得以正確使用外,各創科地點的部分樓面面積可分配作附屬用途,以增加靈活性及吸引力。 

高力三大改善建議

考慮到北部都會區規模龐大及創科產業發展日新月異,高力建議港府可循三大方向改善新田科技城的發展計劃。

  1. 財務安排:
    • 混合批地及發展機制:於各階段採用混合批地及發展安排,以增加土地供應及加快發展步伐。例子有在發展初期直接批出或以私人條約批出土地,繼而在後期採納局限性投標或「雙信封制」(two-envelope)(設計建議書及價格建議書)公開招標制度,以及公私營合作模式(PPP)。
    • 政策主導,配合適當監管措施:提供清晰的政策以有效地推展計劃,並以公開公平態度,配合適當措施,確保土地被合理使用。
    • 具競爭力的土地價格政策:於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題下,政府應採納具競爭力的土地價格政策,以提升創科土地的競爭力。
  2. 土地規劃:
    • 彈性土地規劃:賦予土地用途規劃更大的靈活性,容許不同創科發展階段所需的相關設施,從以完善整個創科生態系統。
    • 「園中園」概念及兼容土地附屬用途:建議在新田科技城內劃分土地以發展相關的商業活動,如商舖、食肆、酒店及會議場地。另外,科技園內的土地亦可加入不同的附屬用途,如短期及長期員工住宿及社區設施,有助建立以人為本的社區。
  3. 政府批地安排:
    • 縮短土地使用年期:將租用年期由50年縮短至30年,以配合創科產業不斷變化的特性,同時亦可降低土地成本。
    • 地積比及總樓面面積靈活性:增加地積比率靈活性有助支持創科產業租戶,容許面積較細的土地與大面積土地合併,以全面支持創科企業發展。高力建議於總樓面面積安排上彈性處理,如容許最多達 30% 的總樓面面積作已允許的附屬用途,以建立世界級的創科社區。

為北部都會區持份者提供更多投資機遇

高力指出,北部都會區為創科企業、發展商,以及公私營機構的投資者帶來不少投資機遇,當中可分為三部分。首先,創科企業可以擁有者兼使用者(owner-occupiers)身份向政府取用土地並為其業務設置設施。於符合批地的條款及細則的前提下,分租可為持份者帶來額外收入。發展商亦可擔當承包商,為未有足夠物業發展經驗的企業提供配合業務營運的承建服務。

其次,於私人投資者方面,私募投資企業能以投資合作夥伴的身份,為創科企業提供物業發展資本,而機構投資者可透過合資夥伴資格,為其持份者提供另類資產。第三,發展商不單可作為合資夥伴,與租戶企業共同投資物業,亦可申請成為公私營合作模式(PPP)的合作夥伴,投資及營運創科設施。其投資機遇包括住宅類物業,如人才公寓,以及和非香港鐡路機構合作,投資跨境鐡路建設等。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表示,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PPP),北部都會區計劃可借助私營機構的資本及專業知識(來自創科企業),同時減輕公共財政的壓力,平衡公營及私營機構之間的風險。

相關資訊

聯泰公佈收入約2.96億美元較去年下跌約2.9%

聯泰控股有限公司(311),今天(28日)公佈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期內,該集團錄得收入約2.9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輕微下跌約2.9%。儘管收入減少,毛利按年增加6.6%至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期間約為4118萬美元。該集團錄得歸屬於本公司所有人的利潤約為37.3萬美元(二零二四年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所有人虧損:972.8萬美元)。

申洲國際收入及母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分別上升15.3%及8.4%

申洲國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2313) 宣佈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營業額達约人民幣149.66億元,較二零二四年同期上升约15.3%,毛利增加至約人民幣40.58億元;毛利率為27.1%,較上年度同期微跌1.9%,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為約人民幣31.77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約8.4%。每股基本盈利約人民幣2.11元。

非凡領越宣佈整體收益同比下降5.7%

非凡領越有限公司(933.HK),宣佈該公司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期內」)業績。期內,美國關稅政策衝擊全球貿易體系,貿易壁壘上升而擠壓品牌利潤空間,為消費市場復蘇和整體經濟發展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非凡領越持續降本增效,業務運營於市場逆境中展現韌性。該集團整體收益同比下降5.7%,通過持續有效的成本管控,該集團的權益持有人應佔溢利及調整後EBITDA分別同比上升60.9%及13.6%。 

旅發局公布 7 月初步訪港旅客為 439 萬人次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公布,7 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 439 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上升 12%。累積計算,今年 1 至 7 月共錄得約 2,800 萬訪港旅客人次,同樣按年增加 12%;其中訪港內地旅客佔 2,130 萬人次,非內地旅客錄得 672 萬人次,按年分別多 10%及 16%。

屯門海珠路住宅地共收8份標書

屯門海珠路住宅用地於今日(8日)截標,是今個財政年度政府推出的首幅地皮,地盤面積約47,017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約為282,100平方呎,賣地條款要求中標發展商需要興建公共交通總站。項目最終接獲8份標書。項目鄰近輕鐵站以及日後的屯門南延線,享交通優勢,同時該區發展成熟,設施配套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