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北部都會區有助本港發展

多元化專業服務與投資管理公司高力日前就北部都會區發表研究報告,報告指,《香港2030+》策略研究提出「南金融、北創科」的「雙重心布局」,期望透過發展完善的創科生態系統,將香港孕育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主張以北部都會區為香港創科產業的經濟增長引擎,推動本港未來創科發展及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的整體發展,而隨著政府發佈多項有關北部都會區主要發展項目新田科技城的資料,高力認為,北部都會區定位有助香港境內境外發展取得成功。

高力指出,新田科技城落成後將成為香港最大的創科中心,佔地逾7,000萬平方呎。科技城的策略性地理位置亦有助促進香港與深圳於經濟、基建及民生方面等合作,同時透過與內地發展優勢互補,促進本港融入大灣區。 

新田科技城助港融入大灣區

根據新田科技城發展計劃,預計上游(用於研發)、中游(用於原型或應用開發)及中小型製造業,於該用地最有發展潛力,特別是生物醫學及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範疇。各行業對業務空間都有其獨特要求,如位置及與相關機構的距離、寬敞空間及高樓底以放置電腦及其他設備,以及既穩定又可容錯(fault-tolerated)的電力供應。 

就新田科技城的規劃,高力認為香港應該參考其競爭地區的創科土地發展程序:深圳、廣州及新加坡都有充裕的用地供應以作創科用途。普遍做法包括將用地直接分配予給指定行業。除限制分租政策以確保用地得以正確使用外,各創科地點的部分樓面面積可分配作附屬用途,以增加靈活性及吸引力。 

高力三大改善建議

考慮到北部都會區規模龐大及創科產業發展日新月異,高力建議港府可循三大方向改善新田科技城的發展計劃。

  1. 財務安排:
    • 混合批地及發展機制:於各階段採用混合批地及發展安排,以增加土地供應及加快發展步伐。例子有在發展初期直接批出或以私人條約批出土地,繼而在後期採納局限性投標或「雙信封制」(two-envelope)(設計建議書及價格建議書)公開招標制度,以及公私營合作模式(PPP)。
    • 政策主導,配合適當監管措施:提供清晰的政策以有效地推展計劃,並以公開公平態度,配合適當措施,確保土地被合理使用。
    • 具競爭力的土地價格政策:於不損害公眾利益的前題下,政府應採納具競爭力的土地價格政策,以提升創科土地的競爭力。
  2. 土地規劃:
    • 彈性土地規劃:賦予土地用途規劃更大的靈活性,容許不同創科發展階段所需的相關設施,從以完善整個創科生態系統。
    • 「園中園」概念及兼容土地附屬用途:建議在新田科技城內劃分土地以發展相關的商業活動,如商舖、食肆、酒店及會議場地。另外,科技園內的土地亦可加入不同的附屬用途,如短期及長期員工住宿及社區設施,有助建立以人為本的社區。
  3. 政府批地安排:
    • 縮短土地使用年期:將租用年期由50年縮短至30年,以配合創科產業不斷變化的特性,同時亦可降低土地成本。
    • 地積比及總樓面面積靈活性:增加地積比率靈活性有助支持創科產業租戶,容許面積較細的土地與大面積土地合併,以全面支持創科企業發展。高力建議於總樓面面積安排上彈性處理,如容許最多達 30% 的總樓面面積作已允許的附屬用途,以建立世界級的創科社區。

為北部都會區持份者提供更多投資機遇

高力指出,北部都會區為創科企業、發展商,以及公私營機構的投資者帶來不少投資機遇,當中可分為三部分。首先,創科企業可以擁有者兼使用者(owner-occupiers)身份向政府取用土地並為其業務設置設施。於符合批地的條款及細則的前提下,分租可為持份者帶來額外收入。發展商亦可擔當承包商,為未有足夠物業發展經驗的企業提供配合業務營運的承建服務。

其次,於私人投資者方面,私募投資企業能以投資合作夥伴的身份,為創科企業提供物業發展資本,而機構投資者可透過合資夥伴資格,為其持份者提供另類資產。第三,發展商不單可作為合資夥伴,與租戶企業共同投資物業,亦可申請成為公私營合作模式(PPP)的合作夥伴,投資及營運創科設施。其投資機遇包括住宅類物業,如人才公寓,以及和非香港鐡路機構合作,投資跨境鐡路建設等。

高力香港研究部主管李婉茵表示,透過公私營合作模式(PPP),北部都會區計劃可借助私營機構的資本及專業知識(來自創科企業),同時減輕公共財政的壓力,平衡公營及私營機構之間的風險。

相關資訊

新奧能源公佈國內基礎業務核心利潤增長10.2%達67.12 億元

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2688)宣佈截至 2024 年12 月 31 日(「年內」)之全年業績。集團總營業額實現人民幣 1,098.5 億元,天然氣銷售業務、泛能業務、智家業務等持續性業務毛利佔比上升5.2個百分點至85.9%,盈利結構進一步優化;國內基礎業務核心利潤同比升 10.2%至人民幣67.12 億元。董事會建議派付末期股息每股 2.35 港元,連同已派付的中期股息每股 0.65港元,全年股息總額為每股3.00 港元。

申洲國際去年營業額升約15%至約286億人民幣

申洲國際(2313) 宣佈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全年業績。營業額達約人民幣286.62億元,較二零二三年上升約14.8%,主要由於:1) 通過有效拓展現有客戶市場佔比及新客戶需求的增加;2) 國內基地之產能利用率回升;及3)海外基地之產能規模擴充和生產效率提升。毛利增加32.9%至約人民幣80.54億元;毛利率約為28.1%,較上年度增加3.8個百分點,主要因素為:客戶訂單需求總體上升,令本年度之產能利用率較上年度顯著提升;及海外工廠的整體運行效率提升及新聘員工人數增加。公司擁有人應佔利潤上升36.9%至约人民幣62.40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約人民幣4.15元。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每股1.28港元,連同二零二四年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1.25港元,全年集團合共派發股息為每股2.53港元,派息比率约55.8%。

旅發局獲得「世界 50 最佳酒吧」頒獎禮在港舉行

「世界 50 最佳酒吧」繼 2023 年登陸新加坡後再次重臨亞洲,更首度蒞臨香港,於今年 10月 8 日(星期三)假啟德郵輪碼頭舉行,在醉人維港景致下揭曉最新一屆得獎名單。 作爲全球最具權威的雞尾酒潮流指標,活動匯聚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酒吧界精英在港聚首一堂,同賀世界各地優秀酒吧及調酒師的卓越成就。

九興二零二四年純利增21%至1.701億美元

九興控股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1836)今日(20日)公佈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業績。於二零二四年,該集團連續兩年超額完成集團三年規劃設定的兩大目標 – 實現了10%的經營利潤率和除稅後利潤年增長率達低十數百分比。收入增長3.5%達至15.451億美元,而出貨量增長8.2%達5,300萬雙。集團純利增加21.2%至1.701億美元。除去與Lanvin Group投資有關之公平值變動淨額,集團錄得經調整純利1.712億美元(二零二三年:1.476億美元)。集團經調整純利率為11.1%(二零二三年:9.9%)。

海天國際二零二四年淨利潤同比上升23.6%

海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82),公佈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年內」)之全年業績。受益於全球產業鏈重構和部分下游行業出口加速,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銷售收入為人民幣16,128.3百萬元,與二零二三年同期相比增長23.4%。得益於二零二四年原材料價格處於相對低位以及規模效應,令毛利率較二零二三年有所上升,全年毛利率為32.5%。本公司股東應佔利潤達人民幣3,080.3百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3.6%,淨利率為19.1%。董事會已就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宣派第二期中期股息每股0.73港元,於二零二四年合計股息每股0.73港元(二零二三年:合計股息0.6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