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sub指過去兩年亞太區加密貨幣欺詐跌23%

Sumsub 發布其《加密貨幣行業2025狀況報告》,報告顯示,亞太地區持續打擊欺詐,引領全球,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成功使欺詐比率下降 23%,為全球唯一一個加密貨幣欺詐比率下跌的地區。亞太地區加密貨幣平台的平均欺詐比率為 2%,當中香港及新加坡更分別錄得低至 1.1% 和 1.4% 的欺詐比率,反映當地積極推出相關的監管條例,並有賴於防範詐騙技術進一步提升。

以香港為例,《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列明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應遵從的監管指引及合規期望。同時,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收緊了2019年開始實施的支付服務法,引入更嚴格的要求規管加密貨幣服務提供者。

香港驗證通過率達98%

除了當局加強監管外,生物特徵驗證和 AI 支援的自動化等創新科技亦協助業界簡化流程,縮短用戶設立帳戶所需的時間,並降低驗證中斷率。事實上,各地之中亞太地區在驗證速度方面改善幅度最大,平均帳戶設立過程在2023年至2024年期間縮短 52%,其中,香港的平均驗證時間為18秒,排名全球第六。

通過率(即撇除欺詐嘗試,成功通過驗證的用戶百分比)方面也有所提高。香港的通過率為全球最高,達98%。其他通過率較高的亞太地區包括馬來西亞和日本(97%),韓國和紐西蘭(96%)。

25%的公司採用免文件身分驗證

報告亦揭示了免文件身分驗證的興起,該技術在亞太地區迅速引起廣泛關注。儘管這仍屬相對新穎的驗證方法,亞太地區已有25%的公司採用了免文件身分驗證。實施此技術的國家在驗證時間上平均縮短了3.6%。

綜觀全球,巴西、英國和孟加拉的開戶速度最快,用戶僅需花費2秒即可通過驗證。這項新技術不僅縮短了等待時間,還為企業和用戶提供更順暢、高效的體驗,同時確保符合所有法規要求。

料監管會越趨嚴格

根據 Sumsub 《加密貨幣行業研究調查2024》,六成企業預料監管會越趨嚴格,強調業界需要主動作出改善以滿足合規要求。其中一個重點為虛擬資產轉移法規(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第16條建議),該法規鼓勵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共享發送及接收者的身分數據。不過,現時僅 29% 企業完全遵守這項規定,業界反映主要受阻於指引不明確。在法規要求全球加密貨幣交易透明和不成比例的採用程度之間,不少企業面臨受處罰和罰款的風險。

Sumsub 亞太區業務發展副總裁 Penny Chai 表示:「亞太地區一直是建立明確加密貨幣監管框架和促進創新的先驅,因而令其成為全球打擊加密貨幣詐騙的先鋒。加密貨幣曾被稱為『不受法律制約的世界』,但現正處於一個轉捩點。然而,隨著加密貨幣在亞太地區普及,企業必須保持警惕,採用完善的用戶開戶技術,加強安全措施,以保護客戶免受詐騙,確保合規以保護其業務和聲譽。」

相關資訊

 AIA調查:72%受訪者退休儲備不足

友邦香港 (AIA) 最新發表的「AIA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顯示,受訪者期望的退休年齡平均為62.2歲,理想退休儲備金為329.4萬港元(中位數)。72%受訪者的退休儲備不足,平均需延遲12.8年才能退休。另外,近六成受訪者未有明確的退休儲蓄計劃,反映儘管受訪者普遍意識到退休後的財務壓力,仍未有「超前部署」以規劃理想退休生活。

PAObank客戶存款總額第三季突破80億

PAO Bank Limited(簡稱「PAObank」)開業5周年,個人銀行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為客戶帶來更豐富的金融產品,積極打造PAObank為好用的數字銀行。受惠於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加上提供具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回饋客戶,帶動2025年第三季客戶存款總額錄得顯著增長,截至2025年9月26日,存款總額逾80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51%,達9,062萬港元。

中銀香港協助客戶完成「互換通」LPR掛鈎利率互換合約交易

中銀香港在「互換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 LPR)掛鈎利率互換合約實施首日,順利完成多筆交易;此外,該行作為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的結算會員,亦為參與該項新產品交易的金融機構客戶提供代理清算服務。

經絡: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低息H按計劃 

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全新低息H按計劃,全期息率為「HIBOR+1厘」,封頂息率為「最優惠利率P(5.5厘)」。以500萬貸款額,年期30年,昨日一個月HIBOR為0.91厘,如以普遍新造H按計劃「H+1.3厘」,實際按息為2.2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9,010,如以市傳中小型銀行新造H按計劃「H+1厘」,實際按息為1.9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8,257,比普遍新造H按計劃可減少$753或4%。

大華銀行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按年升3%至40億新元

大華銀行集團公佈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達40億新元(約245億港元),按年增長3%,主要受惠於費用收入的全面雙位數增長。為審慎應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該集團預留一般準備金作為風險管理措施的一部份,令期內淨溢利按年下調3%至28億新元(約171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持平,貸款增長有效緩衝基準利率下調所帶來的利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