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港應發揮優勢為國家發展作貢獻

正逢中國74周年國慶,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認為,香港應發揮獨特優勢持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他指出,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功能平台,在「一帶一路」倡議上扮演重要角色。

陶匡淳表示,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過去74年長足發展,而香港與國家一直密不可分。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香港作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功能平台,在「一帶一路」倡議上扮演重要角色。

在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陶匡淳認為中國早已提出「雙碳」目標等一系列舉措彰顯了大國擔當,綠色轉型步伐加快也將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近期,中國各地紛紛出台政策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和促進民營經濟的各個力量正在形成一股動力,陶匡淳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民營經濟的活力也將充分釋放,在推動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發揮出生力軍的作用。

「十四五」確立港八個發展中心

陶匡淳又指出,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一國兩制」下獲得長期繁榮穩定的保障。而「十四五」規劃確立香港為八個重點領域的發展中心,當中包括國際金融中心,而香港自回歸以來,縱使經歷過不同的考驗,但總能轉危為機,其成熟、國際化及市場化的營商環境,使香港一直穩踞國際金融中心及大都會的地位。

陶匡淳總結指出,香港同時在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擴大內地的環球貿易網絡,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他期待中國經濟持續復蘇,而香港憑藉這獨特優勢持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相關資訊

經絡: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低息H按計劃 

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全新低息H按計劃,全期息率為「HIBOR+1厘」,封頂息率為「最優惠利率P(5.5厘)」。以500萬貸款額,年期30年,昨日一個月HIBOR為0.91厘,如以普遍新造H按計劃「H+1.3厘」,實際按息為2.2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9,010,如以市傳中小型銀行新造H按計劃「H+1厘」,實際按息為1.9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8,257,比普遍新造H按計劃可減少$753或4%。

大華銀行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按年升3%至40億新元

大華銀行集團公佈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達40億新元(約245億港元),按年增長3%,主要受惠於費用收入的全面雙位數增長。為審慎應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該集團預留一般準備金作為風險管理措施的一部份,令期內淨溢利按年下調3%至28億新元(約171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持平,貸款增長有效緩衝基準利率下調所帶來的利差壓力。

駿利亨德森投資洞察:職位增長放緩長線趨勢仍值得關注

七月份美國就業數據遜於預期,駿利亨德森投資的投資組合經理 Jeremiah Buckley、Greg Wilensky 和 Michael Keough,以及副投資組合經理 Ian McDonald,就聯儲局減息的時機、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以及由人工智能(AI)推動生產力等長期經濟動力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分享了他們的最新見解。七月新增職位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而過去幾個月的數據亦被大幅下調,反映勞動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美元弱勢下的市場啟示——長期投資與分散配置的重要性

近期全球市場焦點落在美元走弱及美股屢創新高之間的矛盾現象。2025 年第二季是有史以來市場逆轉最快的季度之一,四月初受關稅「解放日」所帶來的恐慌情緒和未知之數影響,全球股市曾一度在短短幾天内下跌超過 10%。然而最終在二季度末,已從谷底反彈超過 23%。科技股更從4月低谷回升逾40%,Nvidia更創歷史市值新高,印證市場消化衝擊的能力。Endowus智安投強調,與其猜測短期波動,長期投資者不如堅守分散投資紀律,透過定期投資等策略淡化情緒干擾。

羅兵咸永道香港: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

隨著A股上市公司赴港熱潮、香港市場流動性提升,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需求日增,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顯著回暖,集資活動活躍。中國政府持續推出扶持企業的政策,香港交易所(港交所)亦同步推行多項措施吸引企業來港上市。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為近十年來同期第二高,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資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