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台灣2023三季度GDP表現好於預期,同比增長 2.32%,9月擺脫了出口連續12個月下滑的窘境。作為全球半導體生產的晴雨表,這一趨勢是市場期待已久的好消息。
對外貿易方面,台灣出口在2023三季度整體同比下降 5.1%,但 9 月份重回正增長(同比 3.4%),主要來自蘋果手機出貨量的推動。儘管生產商過剩的庫存似乎終於有所下降,但當前的壓力仍然遠高於歷史平均水準。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 – 美國和中國大陸 – 的製造業PMI 仍然持續波動。此外,持續的高利率環境也是電子產品和半導體需求遲遲無法完全復蘇的原因之一。
企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
本地需求方面,台灣私人消費韌性較強,2023 年三季度同比增長 8.9%。雖然出境旅遊需求增加,但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下降,整體的消費者信心有所改善。然而,投資三季度同比下降了14%,因為企業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庫存堆積。
除了經濟增長之外,通脹也是另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艾西亞指出,2023 年 10 月台灣CPI再次升至 3.05%,是今年 2 月以來的最高增速。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項目後,核心CPI仍同比增長2.93%。通脹飆升是由極端天氣條件引起的,對核心通脹的影響相對有限。然而,為了保護經濟增長,台灣央行的利率相較美聯儲仍處於較低水平,但保持較低的利率對於台灣央行來說比預期中難度更大。台灣和美國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差距已擴大至360個基點,導致投資組合外流和新台幣疲軟。2023 年第三季度,外國投資者的股票資金淨流出達135 億美元,是2022 年第二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艾西亞稱,目前該行預計 2023 年台灣經濟全年增速為 1.2%,較之前的 1%預測略有上調。 然而,經濟增速的略微回升無法掩蓋台灣面臨的諸多風險,包括地緣政治風險。由於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仍然較高,且通脹有緩和的趨勢,台灣央行在短期內應該會按兵不動, 2024 年下半年可能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