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ment

順豐集運美韓至香港集運服務輕鬆跨境購物

隨著「黑色星期五」國際購物節熱潮即將來臨,順豐集運(SFBuy)不僅支持從內地網購平台集運到港,亦為廣大香港市民提供美國及韓國將包裹集運至香港的服務,節省運費的同時,更可集合不同平台包裹,滿足日益多元化的跨境網購需求。依託順豐香港龐大自營網絡,客戶可選擇全港超過 2,000 個自提點或享受上門派送服務,免收住宅附加費,靈活安排取件方式。

世邦獲獨家代理出售中環威靈頓街62號威蘭樓全幢

世邦魏理仕獲業主委託,獨家代理出售中環威靈頓街62號威蘭樓全幢,物業位處威靈頓街核心地段,為樓高6層的的精品商業大廈,半世紀來首次推出市場發售,現時巿場估值為約7,000萬港元中環威靈頓街62號威蘭樓於1978年落成,樓高6層,包括地下商舖及閣樓儲物室,1樓至5樓為寫字樓用途,批則面積約5,339平方呎該物業地盤面積約812平方呎,按城規會准許的的地積比率15倍作商廈發展,重建面積可達12,180平方呎。

「三省金幣」正式進軍香港市場

貴金屬投資與收藏錢幣品牌三省金幣,正式宣佈其進軍香港的策略,並於年內迅速拓展至三間門店。繼今年成功啟用尖沙咀的旗艦店及中環門店暨展廳後,全新銅鑼灣門店已於10月隆重開幕。同時集團創立的永銀錢幣博物館,涵蓋中華金幣三千年歷史中上萬件珍貴錢幣藏品,特別是「中國熊貓金幣至尊大全套」為代表,其珍貴程度體現於收藏了共計44年、9個規格、302枚金幣的完整收藏,彰顯了永銀集團在錢幣文化領域的專業權威與深遠影響力。

樓價指數突破撤辣前 報111.37點按周升0.50%

本港樓市氣氛持續回暖,最新一周易發樓價指數報111.37點,按周上升0.50%,為2024年2月宣布撤辣後首次突破撤辣前低位110.92點。指數較年初上升4.15%,較2021年8月高位145.76點則低約23.59%。租金指數扭轉連續兩周跌勢,最新報117.01點,按周上升0.37%,重上117點。分區表現呈「三升一跌」,反映市民對住屋的剛性需求依然強勁。預料短期內租金指數將於116至120點之間窄幅波動,並有望突破118.54點的歷史高位。

元朗Park YOHO 3房套銀主盤695萬元沽8年貶值25%

中原地產元朗區域營業經理王勤學表示,隨著減息周期重臨,供樓成本下降,同時樓價仍處於低位水平,吸引買家把握入市良機,入市氣氛持續上升。元朗區本月二手交投保持活躍,累錄約54宗成交。包括19座(2A期Park YOHO Genova) 低層C室,實用面積714平方呎,三房套房間隔,銀主放盤開價650萬元,最終以695萬元易手,實用呎9734元。

中銀香港協助客戶完成「互換通」LPR掛鈎利率互換合約交易

中銀香港在「互換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 LPR)掛鈎利率互換合約實施首日,順利完成多筆交易;此外,該行作為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的結算會員,亦為參與該項新產品交易的金融機構客戶提供代理清算服務。

經絡: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低息H按計劃 

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全新低息H按計劃,全期息率為「HIBOR+1厘」,封頂息率為「最優惠利率P(5.5厘)」。以500萬貸款額,年期30年,昨日一個月HIBOR為0.91厘,如以普遍新造H按計劃「H+1.3厘」,實際按息為2.2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9,010,如以市傳中小型銀行新造H按計劃「H+1厘」,實際按息為1.9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8,257,比普遍新造H按計劃可減少$753或4%。

大華銀行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按年升3%至40億新元

大華銀行集團公佈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達40億新元(約245億港元),按年增長3%,主要受惠於費用收入的全面雙位數增長。為審慎應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該集團預留一般準備金作為風險管理措施的一部份,令期內淨溢利按年下調3%至28億新元(約171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持平,貸款增長有效緩衝基準利率下調所帶來的利差壓力。

駿利亨德森投資洞察:職位增長放緩長線趨勢仍值得關注

七月份美國就業數據遜於預期,駿利亨德森投資的投資組合經理 Jeremiah Buckley、Greg Wilensky 和 Michael Keough,以及副投資組合經理 Ian McDonald,就聯儲局減息的時機、美國經濟的基本面,以及由人工智能(AI)推動生產力等長期經濟動力對市場的潛在影響,分享了他們的最新見解。七月新增職位大幅低於市場預期,而過去幾個月的數據亦被大幅下調,反映勞動市場出現降溫跡象。

美元弱勢下的市場啟示——長期投資與分散配置的重要性

近期全球市場焦點落在美元走弱及美股屢創新高之間的矛盾現象。2025 年第二季是有史以來市場逆轉最快的季度之一,四月初受關稅「解放日」所帶來的恐慌情緒和未知之數影響,全球股市曾一度在短短幾天内下跌超過 10%。然而最終在二季度末,已從谷底反彈超過 23%。科技股更從4月低谷回升逾40%,Nvidia更創歷史市值新高,印證市場消化衝擊的能力。Endowus智安投強調,與其猜測短期波動,長期投資者不如堅守分散投資紀律,透過定期投資等策略淡化情緒干擾。

羅兵咸永道香港: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

隨著A股上市公司赴港熱潮、香港市場流動性提升,以及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需求日增,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顯著回暖,集資活動活躍。中國政府持續推出扶持企業的政策,香港交易所(港交所)亦同步推行多項措施吸引企業來港上市。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動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市場共集資1,0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七倍,躍居全球首位,為近十年來同期第二高,並已超越2024年全年集資額。

熱門資訊

【曙光初現?】渣打銀行唱好比特幣,劍指10萬美元

渣打銀行周一(24日)表示,比特幣可能在2024年底達到10萬美元,並稱「加密貨幣寒冬」已經結束。

【投資移民】除了買樓 仲可以點投資?

在如今的全球化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投資移民。移民亦一直是香港市民間的熱門話題,但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移民策略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以下是投資移民的5大策略,除左買樓,仲可以如何投資? 1. 買樓 買樓是最常見的投資移民方式。許多國家都提供了購買房產以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但是,房地產市場風險較大,需要投資者認真評估。此外,房地產在某些國家可能面臨政策限制和稅收問題。如果您選擇買樓的方式,需要考慮投資的地理位置、市場前景、政策、稅收等因素,以便您的投資能夠順利實現預期的目標。 2. 投資創業 很多國家提供了投資創業以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自己開辦公司或投資他人的公司,並創造就業機會。投資創業的風險較高,需要投資者有足夠的資金和經驗。此外,某些國家可能會對投資者的申請進行審核,以確保他們的商業計劃可行並符合當地的法律法規。如果您選擇投資創業的方式,需要考慮市場需求、商業計劃、財務預算等因素,以便您的投資能夠得到成功。 3. 投資基金 投資基金是一種相對穩妥的投資移民方式。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投資政府或私人基金,並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投資額。很多國家提供了這種方式以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但是,投資基金的回報相對較低,需要投資者考慮風險和收益的平衡。如果您選擇投資基金的方式,需要考慮基金的投資策略、業績、管理團隊、風險等因素,以便您的投資能夠獲得穩定的回報。 4. 創新型投資 創新型投資是一種新興的投資移民方式。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投資高科技產業,並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投資額。很多國家提供了這種方式以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但是,這種投資風險較高,需要投資者對相關產業和市場有深入了解。如果您選擇創新型投資的方式,需要考慮產業前景、創新能力、團隊實力、市場規模等因素,以便您的投資能夠獲得高額回報。 5. 金融投資 金融投資是一種相對穩妥的投資移民方式。這種方式需要投資者投資政府或私人的金融機構,並在一定時間內保持投資額。很多國家提供了這種方式以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政策。但是,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需要投資者認真評估風險。如果您選擇金融投資的方式,需要考慮投資機構的信譽、風險控制、產品種類等因素,以便您的投資能夠獲得穩健的回報。 除左買樓,您仲有很多選擇。 投資者在選擇投資策略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和比較。同時關注市場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以確保投資的成功和風險控制。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策略並不是銀彈,需要投資者在選擇時進行評估和比較。

GoGBA大灣區發展日助中小企、青年企業家開拓灣區機遇

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駐粵辦)、香港貿易發展局(香港貿發局)廣州辦事處,以及香港貿發局GoGBA商貿支援合辦的GoGBA大灣區發展日(廣州),於4月26日假廣州康萊德酒店圓滿舉行,全方位協助中小企、青年企業家、初創企業以及有志在大灣區發展的人士,捕捉大灣區的龐大商機。活動吸引超過240人出席,當中有200位香港企業代表親臨參與,同場亦進行了123場一對一小組諮詢會議,反響十分熱烈。 線上線下討論灣區機遇 是次GoGBA大灣區發展日以線上線下混合模式進舉行,活動匯聚政府官員、兩地商務顧問的專家、企業代表、青年商會和團體,和GoGBA港商服務站等代表,透過研討會、小組討論、一對一小組諮詢及互動交流酒會等形式,題目涵蓋「內地消費市場新商業模式」、「如何善用大灣區優勢創業,發展新興產業」等,讓一眾中小企和初創企業發掘新商機,拓展商脈,同時也鼓勵內地企業,利用香港獨特優勢,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開拓不同機遇。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署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莫君虞致辭時表示:「這次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駐粵辦及貿發局首次在香港以外的大灣區城市舉辦『大灣區發展日』研討會,探討大灣區發展機遇。我很高興今天能在廣州與各位港人朋友和港企代表共聚一堂。今次活動悉心安排兩地企業,青創代表及行業專家,透過研討會及一對一免費諮詢,就大灣區消費市場新商業模式,以及如何善用大灣區優勢創業,發展新興產業等議題,進行深入交流。」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粵經濟貿易辦事處主任蘇惠思致辭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及駐粵辦聯同香港貿發局廣州辦事處共同舉辦『GoGBA大灣區發展日』研討會,讓參與研討會的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香港中小企、青年企業家、初創企業以及有志在大灣區發展的人士建立商脈聯繫,與行業專家深入交流,及進一步瞭解灣區的龐大機遇。」 貿發局籲把握灣區商機 香港貿發局華南首席代表黃天偉於GoGBA大灣區發展日(廣州)研討會致辭時表示:「香港現已全面復常,希望能為更多的港商把握大灣區無限商機。香港貿發局一直不遺餘力協助港商進軍大灣區,我們聚焦不同港商,包括中小企、青年創業家和初創企業,免費提供的GoGBA一站式平台,切實地滿足港商對大灣區與日俱增的需求,讓商家企業可以獲取最新大灣區的資訊,以配合他們與時並進的企業發展。」 其中,活動得到15家諮詢服務合作夥伴的支持,包括廣州市稅務局、深圳市福田區投資推廣和企業服務中心、珠海市招商署等部門機構,廣東南油外服、鄧白氏、卓佳等專業機構,大灣區內地九市青創基地、青年企業家商會、青年團體及組織,以及香港貿發局GoGBA港商服務站合作機構等,現場提供一對一免費咨詢服務。其中,香港貿發局以及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率領一行20人的代表團,親臨廣州參與是次活動,讓一眾年輕創業家和企業,均可以從中獲取最新的大灣區發展資訊,並從中聯繫交流,拓展更廣大的商脈往來。

投資達人都在看這五本書!初學者必看!

書中自有黃金屋,以下這些書更可幫你找到你的黃金屋!如果你想成為一位投資達人,那麼閱讀這五本書是必不可少的!在投資的世界裡,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些書籍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知識和經驗。即使你是初學者,閱讀這些書籍也可以讓你在投資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穩健。 1. 股票大作手回憶錄 這本書是由傳奇投資者威廉.李維斯頓(Jesse Livermore)所寫。他的投資生涯從1907年開始,他在股市上的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這本書是一個投資教育的經典,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威廉·李維斯頓的投資生涯,他在股票市場上獲得的成功和失敗。這本書不僅介紹了股票交易的基本知識,還提供了許多實用的技巧和策略。如果你剛開始學習投資,閱讀這本書可以幫助你了解股票市場的運作方式,並學習如何做出有利可圖的投資決策。 2. 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原則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巴菲特成功的投資原則以及他的投資哲學。巴菲特是一位優秀的投資者,他的方法和策略被廣泛地學習和模仿。這本書是學習他的投資方法的好機會。 如果你想要學習如何做出長期、穩健的投資決策,那麼這本書是必讀之選。書中介紹的投資原則和策略可以幫助你了解如何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並選擇最佳的投資機會。這本書還提供了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這些哲學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健康的投資心態,並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和理性。 3. 投資學 這本書是由約翰·霍金斯(John Hull)所寫。它是一本非常詳細的投資學課本,涵蓋了各種投資領域的基本知識,包括股票、債券、期貨、期權等等。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投資,這本書是必讀之選。 這本書包含了許多基礎知識,並提供了深入了解各種投資領域的方法和策略。如果你想要成為一位成功的投資者,這本書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穩健的投資組合,並學習如何管理風險和收益。此外,這本書還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資源和工具,幫助你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4. 空頭大作戰 這本書是由約翰·凱斯(John Keese)所寫。它主要介紹了投資者如何在市場下跌時賺錢。這本書對於那些希望了解市場熊市的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在投資的世界裡,市場的波動是無法避免的。如果你想要在市場熊市中賺錢,那麼這本書是必讀之選。書中介紹的策略和技巧可以幫助你在市場下跌時保持冷靜和理性,並找到最佳的投資機會。此外,這本書還提供了許多實用的資源和工具,幫助你建立一個穩健的投資組合,並在市場波動時保持穩健。 5. 隨機漫步的傻瓜 這本書是由伯頓·馬基爾(Burton...

台灣經濟數據顯示科技周期可能持續低迷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表示,作爲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上的關鍵一環,台灣的經濟表現和全球需求緊密相連,世界也將這座硅島視爲國際貿易的重要晴雨表。當前時刻,台灣製造業的表現及時反映出科技庫存周期的演變。令人失望的消息是台灣經濟已經連續兩個季度收縮,意味著全球科技行業短期内仍然面臨强勁逆風。 在外部條件不利的環境下,台灣經濟增速進一步下降,從2022年第四季度的同比-0.4%下降至2023年一季度的 -3%。艾西亞相信,未來幾個月,製造業疲軟與服務業復甦之間的差異可能會持續。服務業復蘇會為經濟提供一些緩衝,但製造業疲軟限制了增長空間。 對外貿易方面,2023年第一季度台灣出口同比下降19%,進口下降16%。出口訂單同比下降21%,其中來自美國(台灣最大的客戶)的訂單同比下降16%。中國大陸的經濟雖然也在逐漸復蘇的進程中,但製造業活動仍面臨壓力,因此艾西亞認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訂單出現同比39%的收縮。台灣高度依賴外國機械設備,進口急劇下降也表明投資和擴張步伐放緩。 在新冠疫情和尚未結束的烏俄戰爭的影響下,艾西亞稱,對供應鏈中斷的擔憂促使企業維持較高的庫存水平。隨著需求趨勢改變,出售手中的庫存比以往需要更長時間。台灣PMI指數顯示新訂單銳減,製造商不願購買生產和零部件,客戶優先清空庫存。存銷比從 2022 年 6 月的 76% 升至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