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可疑數碼詐騙交易達18.3% 全球最高

港人對數碼交易接受程度日益增加,但隨之而來的詐騙也大幅增長,根據環聯最近發佈的分析報告顯示,香港今年上半年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高達18.3%,遠超過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平均數的5.3%,屬調查所及的市場及地區之中最高。此外,38%香港消費者表示曾成為詐騙目標,當中32%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三個月曾成為可疑數碼詐騙的目標,另外6%更表示曾是詐騙的受害者。

根據環聯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球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為5.3%,較2022年同期上升18%,而全球可疑數碼交易的宗數則上升27%。在香港,今年上半年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更高達18.3%,即平均5.5宗數碼交易即有一宗屬可疑數碼詐騙交易,為調查所及的市場及地區之中最高。此上升趨勢亦見於交易量中,於所有源自香港的數碼交易中,可疑交易的宗數較去年同期大增57%。

旅遊及休閒業可疑交易大升243%

香港數碼交易中,旅遊及休閒業和虛擬社區(網上約會、論壇等)於 2023年上半年的可疑數碼詐騙交易比率屬調查所及的行業當中最高,分別為8.1%和4.8%。隨著旅遊業復甦,環聯發現今年上半年旅遊及休閒業的數碼交易宗數增幅最為顯注,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43%。

另外,環聯於今年7月10至19日期間,訪問了973名香港成年消費者,了解他們過去三個月有否成為網絡、電郵、電話或短訊數碼詐騙的目標。調查發現,32%受訪者表示在過去三個月曾成為可疑數碼詐騙的目標,另外6%更表示成為詐騙的受害者。當中以語音釣魚(Vishing,即透過詐騙電話誘使他人透露個人資料)為香港受訪者最常遇到的詐騙手法,涉及34%受訪者;其次則為網絡釣魚(Phishing,即透過詐騙電郵、網站、社交帖文及二維碼等盜取資料;31%)及短訊釣魚(Smishing,即透過詐騙短訊誘騙他人洩露數據;29%)。

相關資訊

荷里活視效製作公司數字王國進駐香港科學園設立國際創新研發中心

全球頂尖的荷里活視覺特效製作公司數字王國集團有限公司(「數字王國」,股份代號:547)今日假香港科學園舉辦「數字王國進駐香港科學園」啟動儀式,宣佈在香港科學園設立頂級國際創新研發中心,利用AI虛擬人技術攜手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引領娛樂行業創新轉型,樹立行業新標準,以及推動人工智能在不同行業落地應用。

生產力局偕學界推動創科與藝術融合 藉STEAM培育跨學科人才 

由生產力局主辦的「Summer TechEd Fest 創科遊學 玩轉暑假 2024」日前圓滿結束。活動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創新科技署、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民政及青年事務局聯同超過50個教育界、科技界及青年團體鼎力支持,一連兩天的活動反應非常熱烈,吸引逾3,000人次入場,參與者親身體驗近百個創科工作坊和攤位遊戲,規模更勝往年,內容更豐富。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 11 間先進製造策略夥伴企業舉行簽署儀式設研發中心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 11 間先進製造策略夥伴企業今日舉行簽署儀式,攜手推動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這些企業計劃於香港科學園或創新園設立研發中心、營運及生產基地等不同項目,聚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確立的新型工業化三個策略意義的產業,為香港製造業帶來嶄新的元素,並預計會帶來新的投資及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為進一步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推動香港多元經濟作出貢獻。

跨平台 VNC 工具佔去年Barracuda偵測到的遠端桌面攻擊事件的98% ,攻擊大多源自中國

根據Barracuda的數據,去年所有遠端桌面專用接點的流量中,虛擬網絡運算 (VNC) 無疑是最常遭受攻擊的遠端桌面工具,佔比高達 98%。

終審法院多次成為網絡釣魚誘餌

劍達(香港)(Green Radar)公布的最新電子郵件威脅指數 Green Radar Email Threat Index(GRETI)顯示,指數按年增加3.2分至69.7分,顯示電郵威脅風險持續上升,不少著名品牌或機構都成為網絡釣魚(Phishing)的誘餌,除了大眾最常收到的順豐速運外,香港終審法院亦多次成為誘餌。劍達相信,一般市民大衆收到相關電郵時不免衍生緊張、恐慌的情緒,因此會來不及識別當中的真僞,黑客便可引導收件人點擊看似正確的文件名稱鏈接並導向其創建的假網站,使網絡釣魚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