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投資:阻力最小的路徑再次「保險式減息」

經過九個月的停頓後,聯儲局在九月重啟減息週期,主席鮑威爾將此舉形容為一次「風險管理式減息」,在通脹仍然高企的情況下,將政策從溫和限制性的水平放寬,以減輕勞動市場潛在的下行風險。在10月14日於全國商業經濟協會(NABE)會議的最新演說中,鮑威爾指出,自九月會議以來經濟前景變化不大,但同時強調了就業面臨的下行風險正在增加。在此背景下,安聯預期決策者將遵循阻力最小的路徑,在即將舉行的會議上再度減息25個基點。

從歷史上看,「保險式減息」很少是一次性的舉動。因此,進一步的寬鬆政策不僅將重現去年九月至十二月間連續三次減息共100個基點的情景,亦與過往的「保險式減息週期」吻合——自1980年以來四次週期中,有三次聯儲局均在首次行動後的90天內再次減息。

未來的舉措將仍高度依賴數據

鑑於經濟、政治和貿易環境能見度低,以及勞動市場供求兩端今年均急劇放緩的「奇特平衡」(curious balance),政策決定仍然高度依賴數據。即將公布的通脹數據或勞動市場數據(九月份就業報告因政府停擺仍延遲公布)可能會影響FOMC的決定,但除非任何一方出現重大驚喜,否則難以阻止減息。

反之,地區銀行或私人信貸領域的壓力加劇,或會促使FOMC考慮更大幅度減息50個基點。然而,此舉必須權衡其潛在的負面信號效應—即市場或解讀為,聯儲局認為經濟或金融體系比原本預期更為脆弱。

預最遲將於明年第一季結束量化緊縮

鮑威爾在NABE演說中亦暗示聯儲局可能在未來數月結束其資產負債表的縮減,理由是貨幣市場出現「一些收緊跡象」。儘管銀行儲備仍然「充裕」,官員們正密切監察融資狀況和流動性指標,以決定何時停止縮表。安聯預期決策者最遲將於明年第一季結束量化緊縮,並可能在今年10月或12月宣布。從市場角度看,落實已被市場消化的25個基點減息,對聯儲局而言似乎是阻力最小的路徑。反之,若決定維持利率不變,將會是重大意外,或會觸發市場波動。

更廣泛而言,任何寬鬆政策的影響將取決於市場對其動機的解讀。最理想的情境是,聯儲局持續進行「保險式減息」以防範經濟增長及就業的下行風險,而這些風險最終並未顯現,同時市場確信通脹上升僅屬暫時現象。如果寬鬆政策被視為受政治驅動,特別是在通脹證明更具韌性的情況下,便可能出現較不樂觀的局面。屆時,任何減息都可能不為投資者所樂見,尤其是對長期國債孳息率而言。這也可能繼續助長黃金的升勢,與過往貨幣寬鬆時期的情況形成對比。

安聯環球投資公募市場首席投資總監Michael Krautzberger就10月28-29日聯儲局會議的評論

相關資訊

 AIA調查:72%受訪者退休儲備不足

友邦香港 (AIA) 最新發表的「AIA 理想退休生活調查」顯示,受訪者期望的退休年齡平均為62.2歲,理想退休儲備金為329.4萬港元(中位數)。72%受訪者的退休儲備不足,平均需延遲12.8年才能退休。另外,近六成受訪者未有明確的退休儲蓄計劃,反映儘管受訪者普遍意識到退休後的財務壓力,仍未有「超前部署」以規劃理想退休生活。

PAObank客戶存款總額第三季突破80億

PAO Bank Limited(簡稱「PAObank」)開業5周年,個人銀行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為客戶帶來更豐富的金融產品,積極打造PAObank為好用的數字銀行。受惠於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加上提供具吸引力的存款利率回饋客戶,帶動2025年第三季客戶存款總額錄得顯著增長,截至2025年9月26日,存款總額逾80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較去年同期上升51%,達9,062萬港元。

中銀香港協助客戶完成「互換通」LPR掛鈎利率互換合約交易

中銀香港在「互換通」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oan Prime Rate,簡稱 LPR)掛鈎利率互換合約實施首日,順利完成多筆交易;此外,該行作為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的結算會員,亦為參與該項新產品交易的金融機構客戶提供代理清算服務。

經絡: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低息H按計劃 

市傳個別中小型銀行推出全新低息H按計劃,全期息率為「HIBOR+1厘」,封頂息率為「最優惠利率P(5.5厘)」。以500萬貸款額,年期30年,昨日一個月HIBOR為0.91厘,如以普遍新造H按計劃「H+1.3厘」,實際按息為2.2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9,010,如以市傳中小型銀行新造H按計劃「H+1厘」,實際按息為1.91厘計算,每月供款為$18,257,比普遍新造H按計劃可減少$753或4%。

大華銀行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按年升3%至40億新元

大華銀行集團公佈2025年上半年經營溢利達40億新元(約245億港元),按年增長3%,主要受惠於費用收入的全面雙位數增長。為審慎應對宏觀經濟不確定性,該集團預留一般準備金作為風險管理措施的一部份,令期內淨溢利按年下調3%至28億新元(約171億港元)。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持平,貸款增長有效緩衝基準利率下調所帶來的利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