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坊料本港一般住宅樓價微跌

萊坊發表中國及香港物業市場分析,該行認為,中國住宅市場將逐步回穩,一線城市全年可錄得升幅。而香港住宅市場則會出現分化,料一般住宅樓價全年下跌0-5%,而豪宅樓價則繼續保持平穩。萊坊又料本港發展商繼續去庫存,港府全年賣地收入預計將約350至400億元,較去年增加約20%。

中國內地住宅市場:

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指出,自今年年初以來,多個國內主要城市有鬆綁跡象,透過實行『一區一策』,放寬部分限購條件,並優化房地產政策,加上經濟自疫情受控後逐步回穩,對樓市發展有一定支持。預料2023年中國內地的實際GDP增長可回升至5.2-5.5%,但部分企業仍面對債務問題,繼續對內地非主要城市的經濟及住宅樓市表現帶來不確定性。預計2023年中國內地一線城市的樓價可錄得升幅,全年升2-4%,跑贏其他城市,而部分內地二三線城市的樓價將錄得輕微跌幅,按年下跌1-3%。

香港住宅市場:

香港方面,萊坊董事及大中華區研究及諮詢部主管王兆麒認為,本港勞動人口規模不僅影響經濟發展,同時亦跟樓價及住宅租金的關係密切。他指出,若然未來幾個月勞動人口規模沒有明顯回升,今年本港的住宅樓價及租金表現將較預期遜色。高息環境和新盤量增加等因素將壓抑樓價增長,住屋需求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受到入市成本上升而拖累。展望2023全年香港一般住宅樓價下跌0-5%,豪宅樓價則保持平穩。

自中港兩地通關後,本港住宅整體成交量已明顯回升,特別是一千萬以下的中小型樓盤,但王兆麒強調,樓市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回復2021年時的高位。預計未來五年新供應,包括未售或者預售單位可達94,800個。因此,今年發展商依然以「去庫存」為主,相信發展商將會在第二季繼續推新盤,他又預計今年全年成交有望達至53,000至58,000宗,當中一手成交佔30%。

隨著香港的鐵路網絡基建日益完善,來往新界及市區的行車時間顯著縮短,新界與市區的中小型住宅呎價差距持續收窄 。王兆麒稱,2023年第一季,新界及市區的住宅呎價相差37%,預計到2026年,兩者的差距將收窄到20%。

考慮到香港現時的市況,加上大量囤積的貨尾以及市場的購買力,發展商投地仍會相當保守,影響政府賣地收益,王兆麒預計2023全年賣地收入可達港幣350-400億元,較去年增加約20%。

香港島寫字樓市場:

自中港兩地通關後,香港經濟開始慢慢復甦,但萊坊執行董事及香港區商業物業服務部主管劉柏汶指出,通關並未能大量激活港島寫字樓租賃活動,而空置率高企持續影響整體香港島甲級寫字樓的租賃表現,租金在上半年仍未見回升。現時部分租戶尋求提升寫字樓環境去吸引及留住專業人才,又或許是搬遷到符合企業ESG準則的甲級商廈,同時亦有企業正在縮減租賃面積,在整體租金下跌的情況下仍見優質商廈租金受到支持。

直至2025年,港島區約有183萬平方呎的新寫字樓面積供應,主要集中在中環和灣仔。由於中環的空置率依然處於較高水平,加上未來18個月充足的供應,劉柏汶憂慮未來寫字樓租金仍有下調的壓力。短期內,部分業主會以減價去吸引租客,但相信租金再下調的幅度會遠較疫情時少。她預計2023年寫字樓需求仍然低迷,整體香港島租金全年跌幅為3-5%。

九龍區寫字樓市場:

跟去年一樣,今年有不少新供應投入九龍區寫字樓,令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然而,萊坊高級董事和九龍區商業物業服務部主管吳志峰相信,明年的情況將有所改變,2024年九龍區寫字樓供應將跌至67萬平方呎,少於過去10年平均年度吸納量的四成。九龍區寫字樓新供應的變化,令市場的目光投向去年和今年的寫字樓新供應,而非較長遠的未來供應。

在疫情流行期間,寫字樓市場適應了「新常態」,九龍區甲級寫字樓的租金下跌至乙級寫字樓的水平。然而,這趨勢正在改變,甲級寫字樓經歷了需求反彈,重新拉開了甲級和乙級寫字樓的租金差距,我們預計在未來時間甲級和乙級寫字樓的每平方尺租金將相差港幣6至7元,回復至疫情前的「原來狀態」。

零售物業市場:

本港零售市場氣氛有好轉跡象,但高級董事及商舖部主管麥海倫指出,由於本港旅遊業相關消費欠佳,零售商對擴充仍持謹慎態度。最新零售租賃交易集中在餐飲行業,以及畫廊、金融機構(包括銀行和投資者)和藥房等非一般零售商。她預計大部分的零售商將等待第三季尾才落實短期的商業計劃。然而,儘管市場氣氛有改善,但零售市場仍面臨壓力,相信零售租金將維持穩定,但由於核心地段的空置街舖數量減少,今年的街舖租金有可望上升達5%。

整體而言,香港零售市場仍處於不穩定狀態,麥海倫料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全復甦。儘管如此,零售商和業主必須保持警惕,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以提高他們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機會。

相關資訊

世邦魏理仕獲為招標受託人觀塘偉業街158號全幢寫字樓

世邦魏理仕(CBRE) 宣布獲業主委託,擔任觀塘偉業街158號全幢寫字樓的招標受託人。該物業的市場估值逾2億港元(每呎約4,423港元)(未核實,業主提供),將採用公開招標方式出售,截標日期為2025年8月22日(星期五)中午12時。業主於2017年購入上址完成活化,投資額約4.5億港元,現時整幢物業連地盤及命名權一併出售。該物業高10層(連天台),總批則建築面積約45,218平方呎,外牆採用現代玻璃幕牆設計,底層設有11米高的華麗大堂。標準樓層樓底約3.8米,而一樓及二樓更提供約4.5米的樓底空間。

銅鑼灣航空大廈中層全層放租放售

隨著政府積極推動香港成為「教育中心」及「留學之都」,教育機構及其他行業對商業物業的需求日益增加,銅鑼灣亦成為拓展業務的理想地點之一。美聯商業高級營業董事陳欽豐表示,該行獲委託代理銅鑼灣高士威道8號航空大廈中層全層放租放售事宜。該單位建築面積約2,729平方呎,意向呎價約2,450萬元,意向呎價約9,000元。物業同時放租,意向月租約6.8萬元,平均呎租約25元。單位適合各類型企業或機構進駐,靈活滿足不同行業需求。

香港樓市回暖易發樓價指數連升4周

香港樓市近期受新盤熱賣帶動,氣氛回暖,一二手市場同步活躍。屯門「Novoland 3A 期」160 個單位首輪即售罄,易發樓價指數報 107.78 點,按周升0.44%,連續四周企穩 107 點以上。分區指數「三升一跌」,新界東、九龍及新界西分別升 1.23%、0.53%及 0.27%,港島區微跌 0.32%。二手市場成交量按周升14%,十大屋苑周末預約睇樓量微升 1.4%。

投資者重返樓市上半年公司名義買賣創13年新高

近日樓市回暖,交投氣氛升溫,不少買家重拾入市信心。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在政府全面撤辣及樓價初現見底跡象的推動下,公司名義買入個案持續增加。中原地產最新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本港一、二手私人住宅市場錄得1,638宗公司名義買賣,較去年同期的777宗激增逾一倍,創2012年錄得3,248宗以來的13年新高。相關成交金額達267億元,按年升約兩成,亦創下同樣時期新高。

NOVO LAND 3A期次輪近沽清五日累售279伙

發商商賣樓節奏加快,現樓登場的新地(0016)屯門NOVO LAND第3A期,7月9日進行次輪銷售共128伙,其中126伙以價單形式開售,其餘兩伙招標。以最高15%折扣計算,1房折實價由301.41萬元起。一手成交紀錄冊顯示,NOVO LAND第3A期次輪共售出116伙或逾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