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灣區指數連升三個月 

2024年12月中原大灣區指數報96.93點,按月升0.6%,連升三個月,累積升幅達2.89%。四大中心城市,只有廣州於12月錄跌幅,深圳及香港與大灣區指數同步,連升三個月,澳門則連升兩月。12月份中原大灣區12個指數中,共4個錄跌幅,幅度由0.17至1%,而8個上升的指數中,升幅由0.52%至8.07%不等。

2024年全年,中原大灣區指數錄8.9%跌幅,大灣區指數已連跌三年,累積跌幅24%。12個指數,只有肇慶於2024年錄得升幅3.6%,其餘11個指數全面報跌,幅度由3.9%至16.7%不等,其中7個指數錄得雙位數跌幅,包括四大中心城市的澳門、深圳及廣州,而香港指數是四大中心城市中跌幅最少的一個,2024年香港大灣區指數錄4.3%跌幅。

大灣區樓市於2024年呈現先跌後升的趨勢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表示,大灣區樓市於2024年呈現先跌後升的趨勢。2024年初,經濟復甦不似預期,各地政府於第三季推出救市方案,穩經濟救樓市,於政府重拳救市下,大灣區樓市於第四季得以止跌回升,發展商亦以價換量。以深圳為例,全年一二手總成交宗數達92,459宗,較2023年多43.6%,創3年新高。廣州二手亦同創3年新高,達109,335宗。惟首三季累積跌幅不少,兩城指數於2024年分別錄得10.1%及13.7%的跌幅。

香港亦與大灣區城市情況相若,價跌量升。2024年大灣區香港指數,受人民幣匯率因素影響,全年錄4.3%的跌幅,低於其他三大中心城市,全年香港一二手住宅宗數亦創3年新高,達53099宗。陳永傑指,2025年推動大灣區樓市止跌回升的兩大因素:息口及救市政策不變,預測2025年大灣區指數將穩步向升。

「中原大灣區指數」以廣東省9個城市及兩個特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和肇慶、以及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 一手及二手住宅的交易價格為核心數據,以各城市的年度GDP為權重而構建。中原粵港澳大灣區指數的編制統一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

相關資訊

奧運站帝峰.皇殿正南兩房戶低估價5%1130萬元成交

中原地產奧運站奧海城分行首席分區營業經理黃家全表示,中原最新促成一宗奧運站帝峰.皇殿成交,單位為7座中層F室,實用面積531平方呎,建築面積698平方呎,採兩房一廁間隔,單位座向正南方,可享開揚都市景,最新以1130萬元易手,折合實用呎價21281元。

翠雅山現樓 「車位直達門前」兼顧私隱與便利

暑假臨近尾聲,樓市交投仍然活躍。大生銀行馬氏家族旗下大銀地產發展、位於長沙灣半山大埔道的翠雅山,樓齡逾10年,最新推出4伙現樓精選單位作夏日促銷,實用呎價約1.45萬元起。此次開放的4個現樓單位中,包括2座地下2層10號單位,實用面積約1,535方呎,屬兩房設計。單位採用全港罕見的「車位直達門前」概念,住戶可由單位大廳推門直入停車場,特別適合追求高度私隱的名人住戶。

青衣翠怡花園高層2房489萬元沽升值1.8倍

中原地產青衣翠怡花園分行經理胡信恆表示,最近樓市氣氛造好,利好因素多,吸引買家趁低吸納。青衣翠怡花園本月暫錄得3宗成交,較上月全月1宗成交顯著增加。其中分行新近促成1座高層H室成交,實用面積443平方呎,兩房間隔,享開揚山景,業主早前開價500萬元放盤,減價11萬元,以489萬元沽出,實用呎價11038元。

世邦獲委任出售THE ICON地下2個地廠、1樓及2樓全層

世邦魏理仕 (CBRE) 獲委託為獨家代理,出售觀塘道330-332號「THE ICON」地下2個地廠、1樓及2樓全層,意向呎價僅3千餘港元,低於近期市場上同類物業成交價約四成。該物業於2018年已進行全幢大翻新,為區內其中一幢高規格的新式工業大廈,毗鄰牛頭角港鐵站,步程僅約五分鐘,交通便利。是次出售物業為「THE ICON」地下2個地廠、1樓及2樓全層,總建築面積達19,688平方呎(未核實)。

柴灣工廈康民工業中心相連戶約1,430萬元獲承接

港島東傳統工業區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及高地價優勢,一直都是企業用家及投資者追捧焦點。最新成交單位位於柴灣康民街2號康民工業中心18樓13至15室,總面積約4,817平方呎(未核實),以約1,430萬元成交,平均呎價約2,968元,創該廈12年來新低。目前康民工業中心放售盤約40個,平均叫價由2,800至4,000元不等,該廈大部分買家以長線投資或自用為主,租金叫價則約10至12元。